第四百零一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南陽很早就是大郡,光武帝劉秀即是南陽郡出身的皇帝。
高歡虎踞南陽郡,爆兵40萬。
要是給高歡更多時間經營南陽郡,再向外掠奪人口,高歡說不定也能夠成為帶甲百萬的霸主級諸侯。
只不過,高歡只帶著幾萬人倉皇逃竄,已經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資格。
高歡想要憑藉幾萬人的兵力,東山再起,或許在一兩年前,還有很大的希望。
但現在各地倖存的諸侯,一個比一個手段狠辣,兵強馬壯,幾乎所有的地盤都被大諸侯瓜分的一乾二淨,高歡想要重新開拓疆土,難度極大。
“高歡逃去的方向,居然不是司馬懿的領地,而是荊州。荊州北部那個諸侯,實力一點都不弱,比高歡還恐怖,高歡帶著幾萬殘兵南下荊州,豈不是自尋死路?”
張華百思不得其解。
張華對荊州北部的諸侯,所知有限,因為荊州在張華的戰略中,排在後面。
根據張華對歷史的總結,統一北方,有九成以上的機率,可以統一天下。
而從南邊北伐,進而統一天下,只有朱元璋可以做到。
朱元璋透過北伐取得天下,還有一定的限制條件。
其一,朱元璋擁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大義,北伐時容易獲得北方漢人的支援。而漢人在元朝的地位不高。
其二,元末朝廷內訌嚴重,北方還有不少義軍。
因此,在之前沒有接壤的情況下,張華不急於獲得荊州的情報。
但有一點,張華可以確信,那就是擊敗了楊妙真的荊北諸侯,實力強大,差不多也是霸主級的大諸侯了。
張華用來消滅高歡的二十萬禁衛軍,如果南下攻打荊州,張華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打不過。
連張華的二十萬禁衛軍都不是對手,更不用說高歡的幾萬殘兵了。
“彭樂,你可知道高歡為何有信心帶著幾萬殘兵南下?”
張華看向彭樂,彭樂經常出入於高歡的營帳,應該知道高歡的心思。
彭樂投靠張華,正要立下功勞,見張華提問,如實答道:“在戰鬥開始之前,我們在襄陽城、新野城安插的探子,已經獲悉,荊北的諸侯率領戰船萬艘,從江陵攻打長沙。此時,襄陽、新野防備空虛。賀六渾應該是瞅準機會,打算襲取襄陽,作為翻盤的資本。”
賀六渾是高歡的小名,以彭樂對高歡的瞭解,高歡還真有可能直取襄陽。
現在高歡就像是輸光了大部分籌碼的賭徒,手頭僅僅只有數萬兵馬。
他想要翻盤,那麼只能兵行險著。
以襄陽城為主城的大諸侯率兵討伐荊南四郡,給了高歡唯一翻盤的機會。
只要攻破襄陽城,獲得當地的人口和糧草、軍械,那麼以荊州的基本盤,高歡可以取而代之,成為霸主級別的大諸侯。
荊州比起南陽一個郡的地盤,自然還是荊州人口更多。
東漢,南陽本來就只是荊州的一個郡而已。
“高歡此舉,雖然有成功的可能,但我不相信以荊北諸侯的能力,不會在襄陽留下重兵把守。高歡此去,也只是羊入虎口。”
張華搖了搖頭,他雖然對荊州的情報瞭解有限,但有一點,張華也可以確定。
霸主級別的諸侯,一個比一個狡詐,後手一個比一個可怕,否則也不能從浪裡淘沙的慘烈角逐中,存活並且壯大到霸主級別。
比如佔據河北的光武帝劉秀,張華就沒有什麼攻打他的慾望。
與劉秀拼命,即使獲勝,多半也是慘勝,只會被其他諸侯有機可趁。
根據張華對歷史的研究,一般來說,統一天下的順序,一般都會符合“遠交近攻、先弱後強”的原則。
在與袁紹對決之前,曹操先是佔據兗州,然後瘋狂吞併豫州、徐州、青州、司隸、南陽等地,壯大勢力,然後再與袁紹拼死一戰。
張華也基本遵循這個原則,對強大的漢軍、秦軍、唐軍避戰,在中原地區出現霸主級別的領主之前,對中原鯨吞虎據。
高歡帶著幾萬殘兵,想要打下襄陽城,著實是困難了一些。
不過,張華也能夠理解高歡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