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2/3頁)
章節報錯
“曹操帳下,太多名將,如果此時我手中有一兩員猛將,或許可以生擒曹操。可惜了……”
“退向東南門!”
吳起見曹操手下將士奮戰,一時間無法殲滅曹操的虎豹騎,而夏侯惇、夏侯淵、張郃、曹真、王雙等猛將,率領另外一隊虎豹騎,還有大戟士等精銳兵種,即將與曹操匯合,於是吳起主動後撤。
還有一個吳起現在無法處理的點,那就是有“古之惡來”之稱的典韋。
典韋的武力,比許褚還強。
如果不是曹操太浪,導致典韋在前期戰死,那麼官渡之戰,也沒有顏良、文丑什麼事情了。
吳起帳下沒有猛將,要是典韋、夏侯惇、夏侯淵、王雙等猛將,組成敢死隊,不顧一切突襲吳起,以吳起手中的低階兵種,吳起有可能會被斬殺。
在吳起的命令下,吳起軍團且戰且退,向夏城的東南偏門退去。
典韋、夏侯惇、曹真與曹操合兵,又追趕吳起。
耿恭及時在東南門接應吳起,城牆上的連弩、床弩、弓箭手齊射,逼退曹軍,曹軍不得不退。
這樣一來,曹操一鼓作氣,攻克夏城的計劃破產。
而且,曹操軍損失慘重,因為攻城,還有遭到吳起夾擊,產生的損失,佔了曹操帶來的兵力的一半。
典韋見到曹操時,曹操身上插著十幾支弓箭,臉色陰沉。
因為曹操是主公,裝備曹軍最精良的鐵甲,也是大氣運加身的人,即使身上掛著十幾支箭,曹操也還安然無恙。
只是曹操很鬱悶。
好不容易兵臨城下,差點就攻破了夏城,取得史詩大捷,結果被一個莫名其妙的武將,帶著一群烏合之眾擊敗,讓曹操鬱悶之餘,又不免感到可惜。
他這一出圍困河陽,南渡黃河,直取夏城的計謀,如果成功,那麼在將來的史書上,他曹操就創造了和鄧艾偷渡陰平、直取蜀漢一樣的經典戰例。
曹操還因此可能被劉秀封王。
然而功虧一簣,折戟沉沙於夏城之下,一戰成名的機會稍縱即逝,曹操大叫可惜。
典韋問道:“主公您沒事吧?”
“還好子廉捨命相救,否則我已遭不測。”曹操嘆息,“我方兵馬損失過半,已經無力爭奪夏城。夏城有能人,河洛各地援軍將至,宜退回河陽。”
曹操知道虎牢關、函谷關、孟津、伊闕等地的援軍,正在向夏城馳援,甚至張華會從關中、河東或者中原前線,調兵支援夏城。
要是曹操打不下夏城,又在此地耽擱時間,那麼一旦各地援軍抵達,對曹操形成絞殺之勢,那麼曹操將無處可逃。
曹操重整軍勢,埋葬戰死者,就此離開夏城。
也就是曹操心大,敗了也沒有急紅眼,而是及時離開。
吳起收兵,清點損失,在曹操的虎豹騎的突擊下,有不少鄉勇戰死,這也是吳起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原因。
哪怕吳起強化了鄉勇的屬性,甚至讓鄉勇從一階兵種變成二階兵種,鄉勇終究還是鄉勇,抗衡高階兵種,需要付出數倍的傷亡。
“吳衛,不,應該是吳起,多虧你出手相助,才能逼退曹操。”
韓非親自迎接吳起。
吳起對韓非來說都是前輩。
韓非被稱為韓非子,吳起被稱為吳子,這些都是戰國時期的大能。
“看來你已經知道我的來歷了。敵軍既然已退,兵權交還給你了。”
吳起沒有否認自己的身份,以他的表現還有與子夏的師徒關係,韓非不可能無法辨認吳起的身份。
“夏城還沒有完全解除戒備,你暫時掌握兵權。”
韓非想要藉此機會,讓吳起出仕。
根據韓非對吳起的瞭解,吳起對功名的渴望,超過絕大多數武將。
誰不想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