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備而來,要是被曹操攻破主城,雖然張華勢力還有長安這座西都,不至於直接滅亡,但肯定會元氣大傷。

“大人,大儒子夏求見。”

韓非正束手無策時,搬遷至夏城開門收徒的儒家先哲子夏求見。

“儒家的人這個時候,有什麼作用?難不成他們的浩然正氣,能在這個時候退敵?”

韓非是法家集大成者,對儒家不怎麼在意。

此時韓非想要得到的是兵家的集大成者,才能對付曹操。

曹操是亂世之奸雄,還屠過城,可不會因為一個大儒出面,就會以和為貴。

曹操正要攻破城池,勝利在望,儒家能有何用?

“請他來見我。”

韓非知道子夏是孔門十哲之一,還是要給先哲一些面子。

況且,韓非還是儒家集大成者荀子的弟子。

很快,子夏帶著幾個弟子前來與韓非見面。

“子夏,戰況危急,你們儒家如果沒有要事,那麼還請離開。”

“韓非,你不必這麼著急。城池危急,我聽聞官府求賢若渴,因此有意向官府薦才。這是我新收的弟子吳衛,有領兵的才能。常言道,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我的弟子既然有才華,作為老師,自然不能不薦。”

子夏引薦一箇中年弟子。

“哦?”

韓非詫異地看向子夏和他的弟子吳衛。

子夏曾經是魏國國君魏文侯的老師,門下弟子眾多,而且有不少將才。

既然子夏信誓旦旦,聲稱吳衛可以力挽狂瀾,那麼吳衛一定有帶兵的才能。

韓非對吳衛說道:“城外是百戰精兵虎豹騎,城內只有一群普通步卒和鄉勇,還有一隊耿恭的長水胡騎,你可有信心憑藉這點兵力,擊退敵軍?”

吳衛答道:“只要大人完全信任我,將城內所有兵馬交給我指揮,那麼就可以退敵。相反,如果大人並不完全放心,那麼我不能退敵。”

韓非神情凝重,有信心是一件好事,但長平之戰的趙括,在開戰之前,也是胸有成竹,結果趙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韓非如果要選這個吳衛作為主將,那麼相當於將夏城的氣運,賭在吳衛這個人身上。

“子夏,你的看法?”

韓非知道責任重大,又看向子夏。

吳衛是子夏推薦的武將,那麼對吳衛最瞭解的人是子夏。

子夏答道:“若吳衛不能取勝,我願率領儒家弟子守城,與夏城同存亡。”

“……”

韓非知道子夏做出如此決定,以性命推薦吳衛,那麼吳衛必定是大才。

“好吧,除去耿恭守住城牆的兵馬,城內所有兵力,歸你吳衛統領,自行決定如何用兵,無須向我彙報。”

韓非見耿恭一個人守不住夏城,這個時候,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韓非用兵不怎麼樣,乾脆全權委託城內的兵馬給吳衛。

“多謝老師了。”

吳衛私底下低聲對子夏說道。

“吳起,你當真有把握?我聽說城外的敵將,乃是後世的奸雄。”

子夏也是忐忑不安,暗中捏了一把冷汗,他以性命推薦化名為吳衛的吳起,要是吳起失敗,他和一眾儒家弟子就要赴死了。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