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辨認出郭木就是柴榮之後,林仁肇心情複雜。

曾經,柴榮御駕親征,統帥大軍,攻打南唐,奪取淮南,林仁肇率領數千唐軍,水陸並進,又點燃載滿柴薪的木船,順流而下,火攻周軍浮橋,但因為風向改變,林仁肇的唐軍大敗。

林仁肇沒有氣運加身,面對這種天公不作美的情況,也無能為力。

對於柴榮,林仁肇倒是沒有多少恨意,因為柴榮也是一個倒黴蛋,很快就英年早逝。

柴榮與於毒又打鬥了幾十個回合,柴榮持槍挑飛於毒的大刀,鋒利的兵鋒抵在於毒的咽喉。

“我敗了。”

於毒知道自己的武力略遜色於柴榮,眾人有目共睹,於是果斷承認不如。

柴榮收起槍勢,向張華抱拳。

於毒也退下。

至此,三十二員選拔出來的武將,全部切磋完畢,張華對眾人的底細和能力,基本琢磨的差不多了。

“此屆武舉,武狀元定為楊妙真。”

張華遵循武舉最純粹的理念,以武力為尊,還是提拔楊妙真為此屆武舉的狀元。

如果論起綜合能力,柴榮才是最強。

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以槍法宗師楊妙真為狀元,才沒有爭議。

另外,張華有意幫助柴榮以郭木的身份隱瞞下去,沒有讓眾人注意到柴榮。

目前知道柴榮身份的,只有張華和陳喬、楊業、林仁肇等人。

除了楊妙真、柴榮兩個逆天級別的人物,南唐林仁肇、漢末公孫康、南梁蘭欽,也是不錯的良將。

最後是李武、於毒等三流武將。

張華各有任用。

“楊妙真、郭木、林虎子三人留下,其餘人等,暫且退下休息。”

張華刻意留下這次選拔出來的最強的三個武將。

“我這麼強的人物,竟然也沒有資格得到接見,看來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公孫康好歹是漢末的遼東霸主,但在這次武舉中,還得不到最高階別的重視。

沒辦法,公孫康在漢末三國都沒有多少存在感,雖然也不錯了,但還不到張華單獨接見的地步。

“你們二人再留下,我要單獨與郭木交談。”

張華又讓楊妙真、林仁肇在一旁等候,單獨召見柴榮。

這下就連楊妙真都愣住。

本來楊妙真還以為武力最高的自己會最受張華重視,沒想到張華更加看重名為郭木的流民。

許褚、呂玲綺兩員武將護衛在張華身邊。

柴榮的武力不算猛將級別,但武力還是有80左右,如果柴榮要刺殺張華,還是有可能成功的,因此許褚、呂玲綺儘量避免這種極端情況發生。

柴榮被張華單獨召見,以他的智謀,也知道張華可能已經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但柴榮還是一臉淡然。

柴榮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心態與年輕氣盛時,已經大有不同。

“如果我沒猜錯,你的本名,應該是柴榮。”

“不錯。”

“這幾年,你身上發生了何事?為何流落到這種地步?又為何要前來投靠我?”

張華盯著柴榮滄桑的眼神,內心有諸多疑問。

柴榮端起茶杯,娓娓道來:“我被姑父郭威收為養子,因為姑父子嗣夭折,即位為周帝。我曾發誓以三十年平天下,其中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然而,老天爺只給了我五年半,就此病重。奄奄一息之際,不知為何來到漠北,遇到蒙古巫醫,僥倖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