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北齊軍平定的南陽各鎮,重新陷入戰火,除了宛城等幾座城池還被北齊軍牢牢控制,下轄的各座村鎮幾乎全部失控。

高歡的部下平時忙著貪贓枉法,導致各地民心不高。

白蓮教起義,白蓮軍四處攻城略地,各地響應,白蓮軍從五座鎮子,快速擴張至十座鎮子,對宛城形成了夾擊之勢。

“將軍,北齊三萬大軍在伏牛山附近的蘆葦地,被白蓮教擊敗,我們可以出山了。”

“沒錯,以前我們被北齊大軍擊敗,在這山林中當了這麼久的野人,是時候下山反擊了。”

在伏牛山脈,還有另外一股勢力被驚動。

高歡的北齊大軍,橫掃南陽盆地,有不少勢力被擊敗,要麼臣服,要麼逃入伏牛山。

這些殘餘勢力聽說北齊軍被白蓮教這種級別的農民起義軍擊敗,認為北齊軍已經不再如日中天,於是紛紛出山。

“奇怪,同等兵力,北齊軍應該會碾壓白蓮軍,怎麼會輸給白蓮軍?就連慕容紹宗這種級別的名將,都因此戰死?”

伏牛山的這個武將陷入沉思。

不可思議,相當不可思議。

三萬北齊軍對陣五萬白蓮軍,應該毫無懸念可言,白蓮軍是被碾壓的一方。

但戰鬥的結果卻大大出乎這個武將的預料之外。

三萬北齊軍竟然敗了,還是主將戰死程度的大敗。

“這夥白蓮軍可能不一樣了,他們的背後或許有夏軍資助。我已經打聽到了,兄長就在夏軍效力。我們出山,與白蓮軍匯合。如果我的猜測不錯,這夥白蓮軍的目的應該是攻下宛城。”

這個在伏牛山蟄伏的武將帶著數千兵馬下山。

本來他也在尋找機會對擊敗他的北齊軍進行報復,但被白蓮軍搶先了一步。

他懷疑白蓮教起義的時機過於巧合,可能與北齊軍北上攻打汝州有關,不難猜測白蓮教與夏軍之間的關係。

於是這個武將帶著幾千兵馬出山,前去與白蓮軍匯合。

這幾千兵馬竟然不是山賊,而是封建王朝的正規軍隊,身著步人甲,揹著神臂弓,“宋”字軍旗獵獵作響。

這個武將原本也是在南陽盆地割據一方的領主,但無法抵擋高敖曹和北齊三將攻打,所以逃入伏牛山,修建山寨和兵營,以待東山再起。

因此,他還保留著幾千宋軍。

“慕容紹宗竟然溺水死了……”

高澄逃回宛城,下令全城戒嚴,心有餘悸。

北齊勢力的名將,慕容紹宗戰死,北齊軍損失兩萬多精銳,真正是損兵折將,各地人心浮動,後方不穩。

後方動搖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沒法運糧到前線!

高歡統帥幾十萬大軍,正在圍攻汝州,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糧草。

一旦白蓮教兵臨城下,宛城與汝州之間的糧道必斷,換而言之,高歡的北伐大計,可能會因為領地爆發白蓮教起義而夭折。

“這下,該怎麼辦!”

高澄暴怒,用鞭子鞭撻僕人,卻還是難以洩憤。

高澄又急又怕。

蘆葦地一戰,慕容紹宗施展火攻不成,反而燒了三萬北齊軍,讓高澄一陣膽寒,睡覺都做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