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鎮,兵荒馬亂,百姓可以頻頻看到一隊隊兵馬入城,明顯此地成為兩大諸侯爭奪的戰場,大戰隨時可能爆發。

“你們負責安撫人心,儘量不要引起百姓慌亂。”

“清點汝州鎮的兵器糧草。”

“多打幾口水井,以免不時之需。”

擔任汝州縣令的杜牧焦頭爛額,頻繁下達命令。

南陽盆地的北齊軍將至,位於河洛外圍的汝州鎮首當其衝,很有可能會被北齊軍攻破,到時候,可大事不妙。

夏城不斷往汝州鎮增兵,大明文臣于謙親自坐鎮汝州,抵禦北齊軍的兵鋒。

不僅如此,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東漢戍邊名將耿恭,也被調來汝州鎮。

北齊神武皇帝高歡,號稱百萬大軍,北伐河洛,令河洛各縣震動,人心惶惶。

“高歡此人,可是號稱曹操般的人物,恐怕會是一場惡戰。”

杜牧身為唐朝的文臣和詩人,對南北朝的人物一清二楚。

北齊神武皇帝高歡,在他看來,是一個比較棘手的人物。

高歡手底下不僅有漢人,還有鮮卑人、高車人等五胡亂華時期的胡人,攻略南陽盆地大大小小几百個領主,虎踞南陽。

種種跡象表明,高歡的北齊軍可能會北上攻打汝州鎮,杜牧憂心忡忡,茶飯不思。

他擔任汝州鎮的縣令有一段時間了,汝州從淮西節度使吳元濟與陳勝、吳廣的大戰中,好不容易恢復過來,人口增加至三十萬,結果又要爆發大戰。

“李太白,你初來乍到,沒想到就要爆發戰亂。此地危險,還請離開。”

杜牧勸說前來拜訪的詩仙李白離開汝州鎮。

李白在重用自己的唐玄宗被張華軟禁之後,離開長安城,四處遊歷,廣結天下文人騷客。

杜牧同樣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聽聞杜牧和李商隱有“小李杜”之稱,於是專門前來汝州鎮拜訪杜牧,結果遇到了戰亂。

李白腰間佩劍,一襲白衣:“我的劍術還算可以,既然遇到此事,豈能退縮,背棄朋友而去?”

杜牧嘆道:“李太白果然是講究大義之人。”

“我帶一隊騎兵,前去城外探查。”

綠林軍首領王鳳,帶著一小隊綠林軍騎兵,離開汝州鎮,將視野向外推移二十里。

山雨欲來風滿樓,汝州鎮上下草木皆兵。

于謙親自坐鎮,部署城防,臨時修築大量木製箭塔。

一座汝州鎮,竟然有上百座箭塔,如同刺蝟。

“墨家弟子,奉師命,前來相助守城!”

在於謙、杜牧都焦頭爛額之際,一百名墨家弟子被調來協助防守汝州鎮。

“好好好,有勞各位了。”

于謙鄭重其事向到來的墨家弟子作揖。

“大人不必客氣。”

這些墨家弟子多數都是中高階工匠,有他們打造軍械和建造箭塔、角樓、馬面、胸牆等防禦工事,速度會加快許多。

王鳳帶著幾十個騎兵,在汝州鎮外巡邏,陸續有前方的斥候陣亡,說明北齊軍的前鋒正在逼近汝州鎮。

“你們隨我活捉幾個北齊軍的斥候,回來審訊,弄清楚對方的情況。”

“是!”

王鳳雖然只是三流武將,但畢竟是發動綠林起義的首領之一,也有膽力,主動出擊,襲擊北齊軍的斥候小隊。

在雙方大軍交戰之前,斥候已經開始相互絞殺,爭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