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新軍師見氣氛緊張,於是出面緩和氛圍。

這是呂布的新舊軍師之間,第一次相見。

陳宮看向此人。

呂布的新軍師來歷神秘,號稱“湖海散人”,幫助呂布成為其中一鎮諸侯,卻從未說出真名。

此次陳宮前來遊說呂布歸降,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試探呂布軍師的身份。

“這位是……?”

陳宮知道對方是呂布的謀士,但故作不知,看對方是否願意自報家門。

出乎陳宮的預料之外,呂布的新軍師不再隱瞞自己的身份,直言不諱:“在下羅貫中。”

……

陳宮出使呂布營地,又回到張華營中,向張華稟報出使呂布的前後經過,以及提及呂布軍師的來歷。

陳宮一本正經地問道:“主公可認出,這個羅貫中,是何許人物?”

“羅貫中……”

張華神情古怪。

這不是《三國演義》的作者嗎?

怎麼羅貫中成了呂布的新軍師……

王守仁聽到羅貫中的名字,也是一愣,然後說出他的來歷:“此人原本是張士誠府中一個幕僚,在張士誠失敗後,傳神稗史,只是無奈之舉。羅貫中此人,當時應該是想要有一番作為,只是洪武帝為當時之真龍天子,張士誠,不過一配角爾。”

“原來羅貫中,竟然是一名謀士。”

張華對羅貫中的瞭解有限,只知道羅貫中是《三國演義》的作者,但不知道羅貫中是明末諸侯張士誠的謀士。

怪不得《三國演義》,對戰爭、文臣武將的刻畫會如此出彩,原來羅貫中是行家。

張士誠與朱元璋、陳友諒等人,都是明末諸侯,最終朱元璋取得天下,作為張士誠謀士的羅貫中,自然深感壯志難酬。

在河洛起家時,張華與鹽商張士誠有過短暫的接觸,不過張士誠被皇太極擊敗,已經投降皇太極。

“怪不得以呂布的名聲,還有謀士為呂布效力,原來是羅貫中,這就不奇怪了。”

張華琢磨了一下,想通了其中的緣由。

如果是歷史上一二流的謀士,基本不會考慮擔任呂布的軍師。

一來,這些謀士基本都有自己嚮往的明主,比如陳平輔佐劉邦,崔浩輔佐拓跋燾,姚崇輔佐唐玄宗。

二來,即使是無主的謀臣,也有更好的選擇,而呂布在後世的名聲,實在是太過糟糕。

羅貫中對三國人物有特殊的感情,或許想要輔佐呂布,證明自己的才華。

“勸說呂布的結果,如何?”

張華又向陳宮問起招攬呂布的最終結果。

陳宮搖頭:“呂布不願臣服。反倒是羅貫中,似乎有意……”

“你是說羅貫中傾向於投靠?”

“正是。雖然他沒有明說,但以屬下的能力,卻聽出了羅貫中的言外之意。”

“當真是意料不到的收穫啊。”

張華眼神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