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3/4頁)
章節報錯
張華這麼一解釋,陳宮、李績、范仲淹大概可以想象巔峰時期的蒙古帝國大概如何。
蒙古帝國畢竟是第一個從西伯利亞打到東歐,還征服中原,遠征東瀛、爪哇,影響了世界歷史的帝國。
“還好與孫策交鋒的蒙古武將不是成吉思汗,否則來自黃河以北的壓力,將會空前。”
張華不怎麼願意與成吉思汗交鋒。
萬一成吉思汗帶著蒙古帝國的開國武將和怯薛軍穿越過來,搞不好張華的領地都會被攻陷。
以怯薛軍覺醒的天賦,給鐵木真幾千怯薛軍,張華用幾萬人也幹不過。
因此,吞併周圍弱小的勢力,不斷壯大實力,再與鐵木真等人決一死戰,這才是唯一的取勝之道。
“主公可曾想過,以孫策在江東群臣中的影響力,一旦他召回蔣欽、周泰、孫尚香、顧雍等人,又會如何?”
李績指出一個嚴重的問題。
孫尚香的江東派系,在張華勢力內部,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孫策在江東武將之中,擁有數一數二的影響力。
只要孫策願意,蔣欽、周泰、顧雍都有可能渡河,前去投靠孫策。
孫尚香是孫策的妹妹,自然不用多說了。
“因此,主公需要與孫策交好,最好與之聯姻,迎娶孫尚香,結成秦晉之好。如此一來,蔣欽、周泰、顧雍,也有理由留下,為主公效力。”
李績不愧是瓦崗寨的軍師,分析鞭辟入裡,不用張華自己分析,已經為張華指出解決之道。
各個勢力相互嫁女兒、嫁妹妹,讓同盟變得牢不可破。
這就是政治聯姻大行其道的原因。
當然,政治聯姻其實也不怎麼可靠,只要利益受損,該背刺的時候,還是會背刺。
至少,政治聯姻比口頭盟約要可靠那麼一點點。
張華心想,如果娶了孫尚香,那麼孫策不是成了自己的大舅子?
陳宮說道:“僅僅聯姻,還是不可靠。”
“公臺有何高見?”
“主公應當坐山觀虎鬥,慫恿孫策與蒙古人爭鬥,兩敗俱傷,再揮師北上,吞併孫策,到時,主公可人地兩得。”
陳宮比李績更狠。
范仲淹插話:“如此計策,前提還是要聯姻。這樣一來,到時出師有名。”
三個謀士你一言,我一語,便把孫策給安排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而三個一流謀士,不只是一個諸葛亮。
看來自己還要對待孫尚香好一些。
但花木蘭那邊,又該如何解釋?
張華不禁頭疼。
梁紅玉的父親還將梁紅玉託孤給自己,自己真的能應付的過來嗎?
現在張華要處理七縣五十七萬人口的內政,日理萬機,還要考慮和孫策勢力聯姻之事。
“不論如何,派遣使節,渡過黃河,向孫策示好。”
張華派遣使節,攜帶絲綢、糧草,贈與孫策勢力。
交好孫策,讓孫策阻擋太行山周圍的勢力,減緩這些勢力對洛陽盆地的威脅,對張華勢力而言,有利無害。
張華勢力還有蔣欽、周泰、顧雍等江東文臣武將,與孫策結盟,他們也不好回到孫策勢力。
更重要的是孫尚香的態度。
張華與幾個謀士確定對待孫策的外交策略之後,又令人去買來一批絲綢、玉器、飾品,送給孫尚香。
為了結交孫策,讓孫策與蒙古人死戰,張華決定攻略孫尚香,間接攻略孫策。
“這些東西,當真是你送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