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已經派夜不收前去打探情報。

太行山十八路諸侯有強有弱,第一流諸侯,如隋朝名將張須陀,兵馬超過七萬人。第二流諸侯,如司馬越,兵馬有三萬至六萬不等。不入流的諸侯,兵馬可能只有一兩萬。

吳玠、謝艾帶著三千人,滅了司馬越,已經算是創造了奇蹟。

三千越甲可吞吳。

只要時機恰當,還真能幾千兵馬滅了對方一個帝國。

不過,司馬越被一夥山賊滅亡的訊息已經傳開了,其他諸侯有了防備,那麼就不好對付。

尤其是張須陀這幾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只要不掉以輕心,謝艾就不能用對付司馬越的方法擊敗他們。

司馬越被幾千人滅掉,還是因為大意了。

否則司馬越的兩萬人等到苟晞的三萬人回來,一共五萬晉軍,堅壁清野,再步步為營,吳玠、謝艾的三千人也拿他們沒轍。

“楊業、楊延昭、李顯忠三人,率領一萬楊家軍,前去與吳玠、謝艾匯合,擊敗張須陀。最好可以活捉張須陀、秦瓊。這兩人,可都是古之名將。”

張華對張須陀、秦瓊兩員猛將,略有耳聞。

尤其秦瓊,更是家喻戶曉。

關羽戰秦瓊,何人不知?

“若要攻取中原,必滅努爾哈赤。”

張華將目標轉為中原之後,首當其衝的是與張華為敵的努爾哈赤。

曹操的義子曹真,與張華也結下了樑子。

“在此之前,先見一下於謙,此人可是忠義之士。”

張華在夏城駐兵,兵鋒還沒出虎牢關,在觀望中原的局勢。

努爾哈赤與曹操打的不可開交,血流成河,千里無雞鳴。

如果張華一旦插手中原,很難說努爾哈赤與曹操的關係會變得如何。

張華的兵力強於努爾哈赤和曹操的任何一人。

張華的主力要是出現在中原,定然會引起關東地震。

朱驥收到張華的命令,攜帶老丈人于謙,前來夏城定居。

夏城是張華髮家的地方,也是控制華夏四方的中心。

張華在打下關中之後,終於將精力放回河洛。

于謙聽說在河洛崛起的霸主張華,西吞關中,北攻河東,東取滎陽,南至商洛,擁有擊敗努爾哈赤的實力,於是應邀而來。

張華可算見到西湖三傑之一的于謙了。

西湖三傑,除了岳飛,另外兩人,于謙、張煌言,都出現在了張華的領地內。

“於少保,久仰大名。”

張華給足了于謙面子。

張華打心底,對這種挽救社稷於危難的忠義之士感到欽佩。

于謙、張煌言的軍事能力不見得很強,但最重要的是氣節。

軍人,要有骨氣。

“豈敢,豈敢。這段時日,勞煩大人照顧小婿,廷益拜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