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正面戰鬥,羽林軍組成森嚴的軍陣,才有可能留下賈復這種級別的猛將。

但在突襲時,隊形混亂,賈復如入無人之境。

薛仁貴在後方,改用長弓,一箭射出,疾如閃電,要取賈復的性命!

賈覆沒有回頭,已經察覺到身後的殺氣逼近。

賈復看似隨意回身一戟,擊開薛仁貴的一箭!

箭矢變形,在劇烈碰撞的瞬間,賈復身形一晃,卻又強行穩住身形,不想向薛仁貴示弱半分。

“賈復,此人果然不好對付,與我不分伯仲。”

薛仁貴目睹劉秀、賈復全身而退,神色凝重。

劉秀可以殺出重圍,除了因為有賈復護衛以外,還有劉秀本身就是一員猛將。

不能以為皇帝坐鎮後方,就手無縛雞之力。

劉秀在最危難的昆陽之戰,可是親自帶領騎兵衝鋒陷陣,斬首數十,可謂是皇帝中的猛將了。

銀戟太歲雪天王賈復更是雲臺二十八將武力最強者,匹敵薛仁貴,只要拖住薛仁貴,劉秀就能率領騎兵突出重圍。

薛仁貴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

他已經試探出了賈復的深淺。

以後夏軍眾多武將,如果遇到賈復,可能需要避其鋒芒。

夏軍武將之中,真正有能力與賈復戰鬥的,可能也就只有五虎將了。

薛仁貴截殺劉秀失敗,返回夏軍營壘。

夏軍經過最初的混亂,已經基本恢復秩序。

這個時候,夏軍、吳軍已經不懼劉秀的東漢軍,完全有一戰之力。

“主公,劉秀身邊有云臺二十八將之一的賈復擔任禁衛大將。此人武力與末將不相上下,難以取勝。劉秀趁機率領騎兵,殺出重圍。請主公責罰。”

薛仁貴如實說明情況。

“銀戟太歲雪天王賈復,此人確實是個萬人敵,為東漢前期第一猛將,你留不住他們,也不必自責。”

張華知道劉秀身邊經常帶著猛將賈復。

但凡是有點勢力的領主,身邊或多或少都會跟著一兩個猛將,作為護衛,以防不測,如劉邦身邊的樊噲,劉秀身邊的賈復,曹操身邊的典韋。

本來馬武也是劉秀身邊的猛將,還好被張華捷足先登,否則劉秀勢力,更加強大。

“依我推測,劉秀此時的狀況必然有恙,東漢軍此計不成,短時間應該不會進攻朝歌城了。”

張華經歷與其他諸侯的明爭暗鬥,經驗豐富,推斷劉秀會因此放棄攻略河內。

王守仁將劉秀召喚隕石帶來的損失降至最小,張華、孫策沒有因此損失大量兵馬,劉秀想要強攻朝歌城,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至少要折損10萬兵力。

根據張華打探的訊息,劉秀勢力四周有不少強敵,劉秀也無法承受為了攻下一座城池而付出十萬雄師的代價。

因此,張華推斷劉秀會選擇退兵。

劉秀與賈復返回漢軍營地,袁紹親自率領袁譚、袁尚兩個兒子,前來覲見光武帝。

雖然不知道為何,劉秀召來的隕石墜落的位置出現了偏差,但劉秀出場自帶天地異象,讓袁紹對劉秀更加死心塌地。

他袁紹,自認為,好歹是東漢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