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華才懷疑閻象、宋獻策的預測結果。

宋獻策的羅盤還在轉動,最終停下,宋獻策露出一絲詫異的神情:“主公,在殺機之中,還有一絲生機。只是這一絲生機微弱,只有不到一成勝率。”

張華來回踱步,最終還是下了決心:“不能賭這一成勝率,準備捨棄朝歌城,收縮兵力至夏城。”

雖然張華搞不明白,為何兩個術士的預測結果都是大凶,兇從何來,但張華不是剛愎自用之人,當他隱隱察覺到事情不大對勁之後,張華寧願捨棄一塊地盤,也不會輕易冒險。

他和孫策在河內的兵力,差不多到了二十萬,拿二十萬大軍去拼不到一成的勝算,這是豪賭,而張華賭不起。

輸了,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不但河內守不住,河洛也會很快失守,到時候張華只剩下關中這一塊領地。

這個代價,張華難以承受。

“等等,僅僅因為怪力亂神之術,就放棄朝歌城、河陽城,何其荒唐!”

孫策連於吉這樣有名的術士都照殺不誤,沒有因此相信閻象、宋獻策的話。

相反,孫策對自己的用兵能力,有相當的信心。

孫策不相信會在這種情況下慘敗給耿弇和吳漢。

“……”

張華清楚孫策的性格。

孫策確實勇猛,但輕敵是弱點,因此當時人認為孫策與項羽相似。

“著手從朝歌退兵。”

張華沒有慣著孫策,他對閻象、宋獻策的占卜深信不疑。

這可不是不問蒼生問鬼神,閻象、宋獻策的占卜多次應驗,由不得張華不相信。

從朝歌城退兵,需要不少時間,還要防止被東漢軍追擊。

夏軍、吳軍在準備撤兵事項,他們的動靜被東漢軍察覺。

“他們似乎預感到了什麼,難道是陛下秘密前來的訊息,已經被夏軍探知?”

“不可能,現在‘陛下’還在常山與太行山群雄交戰,沒有多少人知道陛下已經來到我們的營壘。”

耿弇、吳漢在私底下商議,幾番推論之下,認為光武帝劉秀親臨的訊息還沒有被夏軍和吳軍得知。

對於張華、孫策而言,真正的危險不是來自於雲臺二十八將的耿弇和吳漢,而是統領雲臺二十八將的光武帝劉秀!

劉秀帶著雲臺二十八將,暗中觀察夏軍和吳軍的營地,以制定破敵之策。

劉秀的眼力,不容小覷。

也正是因為劉秀的存在,讓閻象、宋獻策兩個奇人的占卜結果,全部是大凶之兆。

畢竟,光武帝劉秀,是這個世界,綜合能力最強的幾個人之一。

吳漢小心翼翼問道:“陛下可看出夏軍和吳軍營壘的破綻?”

“對方皆是擅長用兵之人,營壘部署,毫無破綻。”

劉秀確實找不到攻破對方營壘的弱點。

夏軍有王守仁、吳玠部署營地,而吳軍有周瑜部署營地,明面上,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