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編大順軍時,張華就打聽宋獻策的下落,對這個懂得奇門遁甲的謀士很感興趣。

本來張華以為宋獻策已經跟隨李自成,在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戰鬥中陣亡,不料宋獻策從屍山血海之中活了下來。

“帶他們來見我。”

很快,幾個大順軍殘兵進入張華的營帳。

張華打量這個有些奇特的謀士,目測之下,宋獻策可能只有一米五,在闖王軍中,宋獻策又被稱為“孩兒軍師”。

不過,正是當初宋獻策利用奇門遁甲之術,幫助安祿山提前三日得知暴風雪降臨,在三原之戰擊敗唐軍。

張華對此事印象深刻,於是令人打聽宋獻策的下落,此時終於見到宋獻策本人。

“闖王戰死,此事我深表遺憾。先生乃是奇才,不如出仕於我,成就大事。”

張華在確定其謀士身份之後,向宋獻策丟擲橄欖枝,打算招攬李自成的謀士,徹底消化李自成留下的家底。

宋獻策猶豫再三,最終無奈說道:“原本我以為十八孩兒當主神器,看來另有其人。闖王夫人與李過等人既然已經歸降,我豈能不從?”

宋獻策提出的口號,十八孩兒即“李”字,認為姓李的人可取天下。

“有先生相助,此次可以擊敗拓跋鮮卑了。不知道先生的奇門遁甲,可以到什麼程度?”

張華得到懂得奇門遁甲的宋獻策相助,可以提前推算天時,對於用兵而言,至關重要。

奇門遁甲可是古華夏的秘術,艱澀難明。

宋獻策嘆道:“我通曉的奇門遁甲,只是皮毛,可以知道東風何時起,卻無法借東風。或許真正通曉奇門遁甲之人,可以呼風喚雨,驅雷掣電。”

奇門遁甲在這個世界真的可以做到呼風喚雨?

張華從宋獻策的推論,得知這個世界的謀士,最高明者,可以呼風喚雨,也不由驚訝。

如果這樣一來,以後遇到一些懂得奇門遁甲的謀士,必須要小心他們這一種能力。

“即使如此,先生的才能,已經遠超多數謀士,今後你在我帳下,擔任幕僚。”

張華少有懂得奇門遁甲的部下,宋獻策更像是遊方術士,算是一個另類的謀士。

謀士數量,自然是多多益善。

宋獻策說道:“除了在下,還有李巖,也可以出任謀士。”

“李巖?”

張華看向宋獻策所指之人,是大順軍的武將兼謀士李巖。

李巖也從慘烈的戰場逃出生天,盔甲破損,滿臉鮮血,看上去有些狼狽。

他與宋獻策逃至深山老林,在拓跋燾南下後,抄著小路,這才繞過拓跋鮮卑的營地,進入張華營地。

那人答道:“在下闖王麾下武將李巖。”

“高桂英的大順軍缺少一員謀士,你在大順軍擔任軍師。”

張華收下宋獻策在身邊擔任謀士,而任命大順軍另外一個謀士李巖,在高桂英的大順軍擔任軍師。

李巖也是闖王李自成手下一個重要的謀士,提出“均田免糧”的綱領,讓李自成勢力快速壯大。

大順軍的武將好像普遍不怎麼聰明的樣子,需要一個軍師坐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