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張華帶領夏軍、大順軍眾將士,北上迎擊拓跋燾,見到北魏的軍容盛況,想到了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宋詞。

辛棄疾可不只是文人,還是南宋武將,因此才會有眾多與征戰沙場有關的詩詞。

在辛棄疾眼中,飲馬長江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極其兇猛。

張華帶兵與拓跋燾交戰,可以感受到拓跋燾帶來的壓力。

諡號為“武”的皇帝,如漢武帝、魏武帝、道武帝、太武帝等皇帝,都不是什麼容易對付的人物。

王平的四千無當飛軍,遭到楊大眼、潘寶珠猛攻,陣亡千餘人,在張華帶兵到來之後,楊大眼、潘寶珠這才退走。

“不只是拓跋燾,楊大眼也是一個棘手的敵人。”

張華見王平的無當飛軍經歷苦戰,戰甲、盾牌破損,知道楊大眼不好對付。

“主公,胡虜拓跋燾請求在兩軍陣前交涉!”

“哦?”

張華果然看到北魏軍中,有一個鮮卑武將如眾星拱月般出陣,很有可能是傳說中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你們隨我出陣,倒要看看他有何高論。”

張華點了薛仁貴、許褚、呂玲綺諸將,跟隨自己出陣,要會一會拓跋燾。

拓跋燾手下有猛將楊大眼不錯,但張華這裡的薛仁貴、許褚也未必遜色於楊大眼。

在兩軍陣前,兩大梟雄歷史性相遇,身後皆是猛將,雙方相距不到百步。

張華騎著一匹白馬,與騎著黑馬的拓跋燾對峙,同時打量這個在後世沒什麼存在感,但實際很強大的皇帝。

拓跋燾此時的年紀與張華相仿,兩人都屬於年輕武將。

拓跋燾十七歲就即位為皇帝,二十歲左右暴打柔然,親自率領輕騎兵,一路打到蒙古高原,可以說是相當剽悍。

拓跋燾在位期間,連續十三次討伐柔然,將崛起的柔然硬生生壓制下去,導致草原上另外一個部落——突厥崛起。

此人與曹操一樣,但凡是重大戰事,都御駕親征,親自部署,所以用兵如神,少有敗仗。

張華對拓跋燾這種鮮卑族的軍事天才很是戒備,當時人認為拓跋燾比匈奴的冒頓單于還強盛。

拓跋燾也在觀察張華這個來自關中的對手。

張華連拓跋燾的各種糗事都知道,但拓跋燾卻對張華缺乏瞭解。

拓跋燾在大草原征戰,這是他第一次率領鐵騎南下,就被張華掠奪了成果,讓拓跋燾很是鬱悶。

拓跋燾也認為張華是一代梟雄,在確認張華的能力之前,拓跋燾沒有輕舉妄動。

不如說,這次拓跋燾邀請張華在兩軍陣前相見,就是為了試探張華。

在拓跋燾身邊,北魏軍的軍師盯著張華,眼神如星辰般浩瀚,深不可測,張華有一種連底褲都被看穿的感覺。

似乎在其面前,沒有可以隱瞞的東西。

張華此前,只在王守仁那裡看到如此高深的眼神。

這是超一流級別的天才軍師!

“北方大族,清河崔氏,北魏司徒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