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見李自成戰死,情緒失控。

他是李自成的侄子,跟隨李自成徵南戰北,建立大順,在無後的李自成手下,相當於義子,此時見到李自成戰死,悲憤不已。

“大人,此時不可意氣用事啊!”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闖王已死,只有將軍您可以主事了!”

李過計程車兵見木已成舟,如何憤怒也無濟於事,於是架著李過,離開戰場,逃入深山,抄小路返回米脂寨。

“主公,賊首李自成被諸將斬殺,除了逃走數百人,大順軍其餘人等,要麼戰死,要麼歸降。”

幾十名北魏武將向拓跋燾邀功。

拓跋燾皺眉:“我不是下令活捉李自成?怎麼將其殺了?”

“沙場上刀劍無眼,生死相拼,李自成不願投降,又與我們廝殺,因此只能殺了他。”

“罷了,既然李自成已死,那他就沒了利用價值。速取米脂寨,不要給張華搶先一步。”

拓跋燾還是漏算了張華這一勢力會同時行動。

萬一被張華攻下米脂寨,拓跋燾最多隻能搶走米脂寨北邊的人口,無法彌補這次率領十萬鐵騎南下的損失。

為了殲滅李自成的五千老營兵和兩萬大順軍,斬殺李自成,拓跋燾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與李自成大戰數日才勉強分出勝負。

僅僅這點收穫,拓跋燾還不能彌補損失。

只有攻陷李自成屯糧的地方,掠奪糧草,才能獲得補給。

“留下一隊兵馬,厚葬李自成,此人也算是一代梟雄了。”

“眾將士在此地休整一夜,然後隨我攻取米脂寨!”

拓跋燾見眾多北魏將士與李自成大戰多時,人馬疲憊,於是下令休整一夜,養足精神,餵養戰馬。

“活捉李自成還好,李自成一死,反而棘手了。”

拓跋燾的軍師卻陷入沉思,意識到李自成的死,後果可能會影響整個局面。

米脂寨,高桂英率領忠貞營、大順軍,拼死抵擋張華的夏軍。

雙方擂鼓激戰,血戰一日,急於求勝的張華還是無法攻下米脂寨。

米脂寨是李自成精心建造的主城,又是李自成囤積糧草的地方,因此防備森嚴,各種城防工事,應有盡有。

高桂英的忠貞營也不是什麼容易對付的兵種,仗著有大量防禦工事的各種屬性加成,頂住了夏軍最猛烈的一次攻勢。

張華急於在拓跋燾到來之前打下米脂寨,因此第一日的攻勢異常兇猛。

高桂英還是堅持了下來。

“我小看高桂英和忠貞營了。高桂英的忠貞營和李自成的老營,既然都是大順軍的精銳兵馬,必定有其道理。”

“王平的無當飛軍,前去扼守北邊的山道,以免拓跋燾和李自成決出勝負以後,快速南下。”

張華沒能打下高桂英鎮守的米脂寨,於是在米脂寨外面紮營,同時分派無當飛軍到北邊守住山道,以確保萬無一失。

諸事不可能始終順利,出現無法快速攻陷的城寨,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張華已經有預備方案。

“以一部兵馬,堵死北邊山道,其餘兵馬,繼續攻打米脂寨,直到攻陷此寨,作為北邊藩籬。”

張華召集眾將,穩定軍心。

強攻米脂寨一日無果,夏軍士氣難免會因此下降。

如果強攻幾個月都無法攻下,眾將士還會心生怨氣,甚至有可能會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