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觀望劉邦的漢軍方陣,看到了漢軍方陣上方的氣雲。

劉邦既然是漢高祖,必然擁有著與眾不同的天賦。

“難纏的不只是劉邦,還有周亞夫、陳平,甚至漢中的蕭何,這些都是大人物,以及曹參、周勃、樊噲、灌嬰等中流砥柱。”

張華認為劉邦勢力,可以劃分為一流勢力,比起完顏宗望的大金國,更加強盛。

最棘手的人物,莫過於擅長種田的蕭何。

蕭何是內政大臣,種田能力超一流,以區區漢中之地,供劉邦出兵十六萬攻打關中,劉邦還在陳倉一帶過冬,糧食沒有因此而短缺,足以說明蕭何的種田能力之驚人。

不只是種田,蕭何還要為這些漢軍提供兵器、甲冑、戰馬。

因此,蕭何可謂是劉邦勢力第一人。

然後是深不可測的謀士陳平。

陳平的智謀在三國,至少是曹魏五謀臣的層次。

劉邦本人也不差,只是因為交戰的對手是項羽,因此才給人落荒而逃的印象。

實際上,除了韓信、項羽,還有冒頓單于,同一時代,劉邦並不懼怕其他武將。

周亞夫、曹參、周勃、灌嬰之流,皆是名將。

如果有韓信、張良、彭越等人的話,劉邦勢力就是真正的超一流勢力。

“真龍天子的氣雲?真的存在這種東西?”

張華觀望劉邦的軍陣,確實有一種壓迫感。

劉邦可以擊敗漢中其他諸侯,重新成為漢中王,確實有可怕的天賦。

不過張華倒不是很擔心。

王守仁言出法隨的天賦更是逆天而行級別的能力。

劉邦讓周亞夫領兵十萬,抗拒馮異、李績,親自率領五萬精兵,抗拒張華。

王對王,將對將。

“構築營壘,只守不攻。”

出乎劉邦的意料之外,張華沒有與劉邦一較高下的意思,來到陳倉安營結寨,繼續堅守。

馮異、李績的十萬夏軍在掩護張華結營之後,又退回自己的營地,兩座夏軍營地形成犄角之勢。

“他們意欲何為?”

劉邦、周亞夫已經列好隊形,準備和來勢洶洶的夏軍在陳倉決一死戰,結果張華竟然不打了?

而且看張華這副架勢,怕不是要與漢軍對壘一整個寒冬,就看誰先堅持不下去。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陳平發現了問題之所在。

張華大可在長安,派出馮異和李績,消耗劉邦的漢軍即可,不必勞心勞力,親自出徵。

“恐怕,漢中危險了。”

陳平很快推算到問題的來源。

劉邦勢力,十六萬漢軍長期滯留陳倉,漢中兵力薄弱。

“張華必定已經算到了這一點,而且,他定然派出縱橫家,遊說蜀地諸侯,出兵攻打漢中。張華親征,說明縱橫家已經得逞,大王應當儘早退回漢中。”

陳平快速進行推算,竟然沒有分毫的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