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輕輕搖頭:“伴君如伴虎,立功就會遭到忌憚,就會有人煽風點火。立功也不是,不立功也不是,如此一來,又有什麼意思?不如歸隱,傳道受業解惑,也算是立言了。”

“先生此言差矣。常言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先生不可繼續隱居。此乃聖賢之道。”

張華沒有否認王守仁的見解,在文臣武將立功之後,君王確實有可能進行清洗,但張華對王守仁進行道德綁架。

越是奉行聖賢之道,越容易被道德綁架,否則會有違儒家學說。

“……”

王守仁沉默不言。

他知道張華在道德綁架,但王守仁既然出現在這裡,說明他的內心已經傾向於出仕。

王守仁的心學講究的是修心,王守仁知道自己心裡的想法。

張華給了他臺階。

王守仁深吸一口氣,作揖道:“知行合一,如果知而不行,那就落了下乘。在下願出仕,儘快統一天下,以免生靈塗炭。”

“我不喜得到透過科舉計程車子,但喜得到先生輔佐!”

張華親自走下臺階,扶起王守仁。

招攬王守仁這種級別的人物,並不容易。

王守仁最強的不是統帥,而是智力。

“先生與我前去痛飲一番,我對心學,很有興趣。”

張華與王守仁在宮中對飲,談論心學和兵事。

“先生的思想雖然違背常識,世人以為是邪說,荒誕不已,但有一定道理。世人多數是芸芸眾生,不會考慮這些事情,更不會思考宇宙萬物。”

張華與王守仁提及量子力學,王守仁詫異,高看張華一眼。

就連王守仁招收的弟子,也未必會思考這些事情,更多的是為了出仕罷了。

各地的諸侯和領主,考慮的也是如何擴張勢力,罕有張華這種懂得哲學和量子力學的人物。

王守仁意外之餘,向張華全面闡述自己的思想,認為張華開創的“量子力學”與自己的“心學”有相似之處。

兩人相談甚歡。

“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守仁在離開宮殿前,依然依依不捨,認為與張華相見恨晚,更恨自己沒有提前出仕。

“先生暫且回去書院休息,我必有重用。”

張華親自送王守仁離開,王守仁再三作揖,認定張華是明主。

在宮殿外面,天色已晚,百人將李顯忠還在耐心等待王守仁出來。

此時李顯忠看到一隊禁衛軍護送王守仁出宮門,還有一人在與王守仁交談,於是李顯忠上前。

“止步!”

禁軍大將許褚擔心刺客接近張華進行刺殺,於是大步向前,擋住李顯忠,恐怖而磅礴的氣勢從許褚身上散發出來,隱隱可聽見虎嘯聲,地板出現裂痕!

以許褚恐怖的武力,任何刺客想要靠近張華,都相當困難。

“在下長安外城守軍百人將李顯忠,是王知行之友,前來接應,並非刺客。如冒犯大將軍車架,請治罪!”

李顯忠看到虎痴許褚出現,立即反應過來王守仁身邊之人很有可能是張華,趕緊請罪。

“百人將李顯忠?”

張華想了想這個名字,不曾聽聞,似乎不是什麼名將,也就不在意。

“伯安,此人既然是你的朋友,那麼就由他接你返回書院吧。”

張華沒有給李顯忠治罪,而是讓李顯忠接走王守仁。

王守仁說道:“明公,李顯忠乃是將才,請明公提拔此人。”

出乎張華的意料之外,王守仁看好這個百人將,認為李顯忠值得張華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