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得要領。”

教書先生雖然讓差不多一半的弟子科舉上榜,卻認為他們沒有學到自己的思想精髓。

他的書院,本來核心是陸王心學,然而,經世之學卻成為主流,他也很是無奈。

這就相當於一個廚子,開設酒樓,要做滿漢全席,結果做出來的包子暢銷,成為了狗不理包子鋪。

此時他大概就是這樣的心情。

中天閣書院的奇蹟傳入長安城宮殿。

從河洛來到長安擔任主考官的范仲淹在彙報了洛州發生的事情之後,談及長安城的趣聞:“臣在長安市井之間聽說,長安城內有一間小型書院,只有四十七個士子,卻有二十一人上榜,其中一個甲等、三個乙等、八個丙等、九個丁等。”

“哦?”

張華聽說長安城內還有這麼一間書院,也是驚異。

這間書院的中舉率高到嚇人。

如果不是擔任文舉主考官的是謝安、韓非、姚崇三人,張華甚至會認為有人舞弊。

謝安、姚崇還有可能照顧世家之人,但韓非執掌律法,而且偏向於秦律,動不動就連坐,鐵面無私,謝安、姚崇不可能因此得罪韓非。

“文舉甲等之人前來殿試時,令各個書院的院長一同前來,我要看看這個中天閣書院的院長,到底是何方神聖。”

張華對此事產生了興趣。

只有四十多人的破落書院,竟然有將近一半人上榜,如果說院長是個普通人,打死張華都不信。

“關東之地,努爾哈赤與曹操互相攻伐,赤地千里,主公若是要取滎陽、汴州等地,可能明年是最好的機會。”

范仲淹提醒張華有關虎牢關以東的局勢。

在虎牢關以東,諸侯林立,努爾哈赤、曹操只是兩股大勢力,除此以外,還有其他勢力盤踞。

張華如果不插手關東,一旦關東誕生霸主,那麼以關東的人力物力,說不定還要超過關中。

廣義上的關東,包括中原、山東、河北、燕雲、淮南等地,面積和人口,遠超關中。

迄今為止,張華的重點放在經營關中。

如今,關中只差陳倉便可以統一,張華又拿下了半個河東,作為關中的藩籬,有更多的戰略空間。

“只要拿下陳倉,將劉邦壓制在漢中,便有餘力插手關東。”

張華也忌憚努爾哈赤、曹操壯大,如果能插手干預關東群雄,操縱局勢,也是不錯。

有虎牢關在手,即使干預關東失敗,張華也不會喪失基本盤。

范仲淹在洛州種田一年有餘,物產豐盈,穀物堆滿糧倉,張華插手關中的糧食也有了。

至於募兵,一個冬天,足以在洛州爆兵。

有錢、有糧、有人,就不缺少兵馬。

“我會盡快考慮插手關東之事。希文你在返回洛州之前,且與我同觀殿試。”

“是。”

范仲淹被張華任命為洛州刺史,主管洛州多時,可謂是對范仲淹信任有加,才會委以重任。

范仲淹也珍惜這樣的機會,盡忠盡職。

張華的殿試,優先接見武舉十六人,然後是文舉三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