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3/3頁)
章節報錯
北魏分裂為西魏和東魏,而高歡是東魏權臣,他的兒子建立了北齊。
西魏的權臣是宇文泰,他的兒子建立了北周。
再後來,北周權臣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南北朝的北朝,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高歡在南北朝,可是名將之一,從一個小小的隊主混到權相,可見其能力。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名將,照樣在玉璧城連續碰壁兩次,死活打不下玉璧。
除了守城的是西魏名將王思政、韋孝寬兩個狠人以外,也與玉璧城的易守難攻有關。
完顏宗望、金兀朮在河東重修玉璧城,估計也是受到了王思政的啟發,以一城而御河東。
“在蒲州補給之後,全軍北上,逼近玉璧。但儘量避免攻打玉璧,而是設法將完顏宗望、金兀朮引出來,於野外決戰。”
張華不怎麼願意攻打玉璧城。
雖說玉璧城只是二級鎮子,但不是等級越低,越容易攻打。
一些要塞,依靠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另外,守將的水平,也會影響守城。
比如郝昭防守的陳倉,讓人提不起進攻的慾望。
如果玉璧城的主將是歷史上的西魏名將韋孝寬,張華估計也不會攻打玉璧城。
在御駕親征之前,東魏權臣高歡,也是認為自己英明神武,提二十萬大軍,勢必勢如破竹。
但只有真正攻打玉璧,高歡才知道什麼叫做絕望。
玉璧城就像是河東中間的一枚釘子,如果不拔出這一枚釘子,糧道隨時可能被玉璧城的守軍切斷。
這就是地利的重要性。
“以金兀朮的高傲,金兀朮應該不會捨棄鐵浮屠在平原地形的巨大優勢,因此金兀朮選擇在野外決戰的機率很高。”
張華這個時候只能賭金兀朮的性格。
金兀朮不是守城型別的武將,更加傾向於在野外消滅敵軍主力。
金兀朮屢敗屢戰,像極了又菜又愛玩的賭徒。
玉璧城,正如謝玄的判斷,完顏宗望、金兀朮、完顏婁室、完顏宗翰等女真武將已經在此地集結,大量糧草在此囤積,金兵的旌旗插滿城頭。
“夏軍正在接近玉璧,必須速戰速決,否則汾州的李克用,或許會進入河東。那個獨眼龍和他的鴉兒軍、十三太保,可不是什麼善茬。”
果不其然,金兀朮正如張華推測的一樣,主張在野外與夏軍決一死戰。
在河東的北邊,還有一股令人畏懼的兵力,那就是李克用的鴉兒軍。
“鴉兒軍……”
完顏宗望提及這支兵力,也不禁畏懼。
完顏婁室的手指移至地圖上一處:“依我猜測,夏軍應該會在這片沼澤地附近與我們決戰,削弱我們騎兵的威力。”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