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河畔,十幾萬魏軍、秦軍傾巢而出。

蒙恬騎著戰馬,手握戰戟,在他後方是一片黑甲肅殺的秦軍。

蒙恬之弟,蒙毅也著上了武將專用的戰甲,跟隨蒙恬出征。

幾萬秦軍一片肅殺,像是黑龍,席捲夏軍營地。

在秦軍一側,是曹真的魏軍。

曹真甚至為此動用了虎豹騎。

氐人部落首領苻堅帶著一群氐人助陣,猛將苻生像是失去智力,被苻堅控制。

在張華的佈局下,魏軍、秦軍被迫成為了主動進攻的一方。

“這一次影響的不只是關中,甚至還有西涼……”

苻堅眺望夏軍的營壘,只見夏軍也傾巢而出,旌旗招展,與魏軍、秦軍爭鋒相對。

張華不願攻堅,只要魏軍、秦軍願意出來野外會戰,張華就敢接戰。

“秦國興亡,在此一舉。要是佔據關中十年,以商鞅的能力,關中的兵源、糧草將源源不斷。”

秦孝公身為君王,在勢力生死存亡之際,被迫親自出徵。

咸陽城的三萬秦軍也因為到了緊要關頭,分出兩萬人,相助秦孝公。

秦孝公賭上關中秦國的國運,放手一拼。

魏軍、秦軍謹慎推進,在距離夏軍兩百步的地方停下,兩軍對峙,劍拔弩張。

“若是陛下在此,此戰必勝。”

曹真的馬鞭指向對面的夏軍,不禁想到了義父曹操。

張郃、郭淮、費曜、王雙等魏國武將,一字排開。

在渭水附近的土丘,幾方勢力的斥候正在暗中窺視這一場戰鬥。

渭水大戰,不僅事關關中的歸屬,而且對西涼、關中、河曲等地的諸侯也有影響。

這些諸侯暫時無力插手關中,但他們的斥候時刻在窺視關中的局勢,以便提前做出安排。

有能力存活到第三年的諸侯,沒有一個善輩。

張華也出動超過十萬夏軍,與魏軍、秦軍對峙。

大夏五虎將,薛仁貴、許褚、黃忠、馬武、楊業,全部出陣。

馮異領中軍,李績領左軍,楊業領右軍,花木蘭領預備隊,鄧艾領奇兵隊,全部都是張華信任的武將。

此戰至關重要,張華甚至不敢用剛剛投降不久的唐軍武將擔任各部主將。

畢竟,萬一有唐將趁機倒戈,足以影響到渭水大戰的結果。

不少大戰,都是因為某一方有人倒戈而導致勝負易手。

“可惜,白袍軍在山洪中幾乎全軍覆沒,不能參與此戰。不過七階曳落河騎兵的數量,已經到了五千人。”

張華親自披甲上陣,平視氣勢如虹的魏、秦聯軍,手頭兵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