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明軍撤至虎牢關,獲得耿恭提供的兵器糧草,終於緩了過來。

千餘明軍在虎牢關休整。

“多謝各位義士出兵相助。”

明軍武將取下鐵盔,對出兵相救的耿恭和獨孤永業感激不盡。

聽說虎牢關守將是東漢的耿恭,這個明軍武將更是肅然起敬。

十三將士歸玉門,耿恭在後世儒生和武將之中的知名度還不低。

“你是朱由檢勢力的哪一個武將?”

“在下張煌言,字玄著。我帶兵進入努爾哈赤的領地,牽制其部分兵力,不料同僚兵敗,我的歸路也因此被截斷,難以返回領地。”

明軍武將感慨。

這是他第二次敗給清軍。

耿恭看著這個浴血奮戰的武將,並不認識張煌言:“接下來你打算何去何從?”

“我打算與你們一起鎮守虎牢關,合力對付努爾哈赤。”

“在此之前,你前去關中一趟,聽候主公安排。”

耿恭大致知道朱由檢勢力有不少名將,張煌言可能是其中一人,於是讓張煌言進入關中,去見主公張華。

張煌言有所聽聞,張華是佔據河洛一帶的領主,此時正在攻打關中。

張華與努爾哈赤的兩個兒子,皇太極和多爾袞,有過恩怨。

因此,張煌言想著投靠張華,張華怎麼也會與努爾哈赤為敵。

“你們夜不收也前去關中,我相信主公會對你們有興趣。”

耿恭知道張華需要用到夜不收,於是安排夜不收一行人也前去關中效力。

努爾哈赤的營地,多爾袞灰頭土面地見到父王努爾哈赤,顯得異常狼狽。

他帶領一萬騎兵追殺張煌言,還有李密出兵攔截,結果竟然讓張煌言逃到了虎牢關。

雖然有耿恭、獨孤永業出兵這個意外因數,但多爾袞終究沒有完成努爾哈赤交代的任務,被努爾哈赤削減兩個牛錄的兵力,作為對多爾袞的懲罰。

在亂世兵權才是最重要的權力,多爾袞被削減牛錄數量,以後爭奪汗位,影響力也會不如皇太極、多鐸等皇子。

多爾袞臉色陰沉,而皇太極心裡幸災樂禍。

多爾袞削減的牛錄,被努爾哈赤分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在汴京一帶招攬漢人屯田,實行一體化,取得成果,今年預計可以收成大量糧食,以供接下來兩年征戰所需。

皇太極與范文程,也是一對經典的組合,兩人合作無間。

皇太極沉吟一會,然後說道:“父王,張煌言對大明忠心耿耿,但兵戰能力不算厲害,他逃至虎牢關,今後我們可以向張華索要張煌言。”

多爾袞冷哼:“張華與我們有仇,張煌言投靠他,他豈會交出張煌言?如果他當真交出了張煌言,難道他不怕日後投靠他的人寒心?”

皇太極與多爾袞爭鋒相對:“他自然不會交出張煌言,但如此一來,我們就有了攻打河洛的藉口。”

努爾哈赤說道:“我們剛剛佔領朱由檢大量城鎮,急於消化,而且朱由檢逃至山東。山東多丘陵,為古代齊國、魯國的地界,當地諸侯林立。我們若是進軍山東,必定引來大量諸侯針對。何況,河南之地還有不少諸侯,這些都是歷朝歷代的強敵。”

皇太極憂心忡忡:“兒臣聽聞,張華主力前去攻打關中,而且已經佔據半個關中。若是張華到時佔據整個關中,又佔有河洛。一旦張華將重心放至關東,河南一馬平川,缺少要害之地,恐怕難以防守。不如趁著其主力不在河洛,出兵攻打虎牢,搶佔河洛。如此一來,我們進可橫掃關中,退可保守河洛。”

“不可,河南、山東等地,還有諸多諸侯虎視眈眈。虎牢關易守難攻,若是因為攻打虎牢關而死傷慘重,我軍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