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那邊,有點名氣的武將只有范仲淹、耿恭、种師道、蔣欽、桓誕、王鳳,總兵力六萬。

這些兵馬想要控制整個河洛以及汝州縣,本來還不算困難。

但虎牢關以東的努爾哈赤大金國勢力越加強大,虎牢關的防守壓力也越來越大。

一旦努爾哈赤向東邊擴張的勢力受到遏制,轉而向西邊擴張,那麼虎牢關隨時可能面臨被攻陷的危機。

張華只能希望武舉可以吸引一批武將過來,哪怕不是名將,補充中低層軍官也不錯。

統領千軍萬馬,不只是依靠幾個名將,還有大量中低層軍官。

比如白袍軍,除了主將陳慶之,還有副將馬佛念,在他們手下,還有一批中低層軍官,負責將命令層層傳達下去,或者帶兵衝鋒陷陣。

在籌備一段時間後,張華勢力的十二個縣,幾乎在同時進行科舉,選拔人才,補充文臣武將的缺口。

科舉考試需要漫長的時間,在結果出來之前,張華將舉辦科舉的事情,交給對應的官吏。

等到科舉結果出來,各縣優秀計程車人和武夫,將會前來三原鎮,接受張華的親自考核。

張華負責最後把關,最起碼保證不會讓科舉選拔出來的前面的一批人是庸人。

三原縣,前來參與武舉的人約數百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敢主動報名參與武舉的人,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畢竟自己的力氣如何,騙不了自己。

武舉選拔是中低層軍官,然後立下軍功,才有可能被提升為高層將領。

而且,張華為了選拔出將帥之才,而不是選拔士兵,還要求參與武舉的人識字、會兵法。

因此參與武舉的人數就更少了。

“怎麼可能,這可是五百斤重的石塊!”

在武舉選拔現場,眾人見到一人輕鬆舉起五百斤的石塊,表情淡然,無不大吃一驚。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這個考生是一個少女,單手舉起了五百斤石塊!

“此人或許可以一拳打死你我二人。”

兩個負責考核的主考官只是武力60多的軍司馬,見此人單手舉起巨石,背後嚇出一身冷汗。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可以了嗎?”

少女將五百斤石塊放下。

轟!

武舉校場的地面一陣輕微的晃動,地面出現裂痕。

“力量,甲等。”

“下一項,騎射。”

兩個主考官擦拭額頭的汗水。

很快這個少女又前去考核騎射。

戰馬疾馳,少女在一百步外調轉馬頭,側對箭靶,引弓搭箭,命中靶心!

“嘶……”

在場眾人又是一驚。

此人很有可能是競爭武舉第一的人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