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1/4頁)
章節報錯
藍田縣,李涉出任縣令,安撫此地的百姓。
李涉本來是唐朝一個縣令,投靠唐玄宗之後,又被張華任命為藍田縣令,治理藍田縣的五萬戶人口。
“藍田有戶五萬,駐兵3000人。”
“當務之急是設立驛站,連線各縣、鎮、村。”
李涉上任藍田縣令,第一件事就是在各條要道和各座鎮子設立驛站,連線各地。
雍州七縣、洛州八縣,每個縣有幾座鎮子,兩州至少有幾十座鎮子,驛站將這些鎮子連線起來,運輸錢糧、調遣兵力、傳遞行政命令。
按照張華的規劃,雍州、洛州設驛站百餘座。
驛站分為陸驛、水驛,各驛站都設有驛舍、驛丁、驛馬、驛驢、驛船及驛田等。
張華將陸驛分為六等:第一等驛配驛夫20人,二等驛配驛夫15人,三等以下遞減,最後一等第六等驛為驛夫2至3人。
水驛分為三等:事繁水驛配驛夫12人,事閒配驛夫9人,更閒水驛配備驛夫6人。
闖王李自成年輕的時候就在銀川驛站當一名驛卒,後來因為崇禎皇帝精簡驛站,李自成失業,間接導致李自成造反。
目前張華給出雍州、洛州的驛夫數量編制就有上千人,各地的訊息快速傳至長安和夏鎮。
“還要組織民夫,修築藍田關。”
李涉千頭萬緒,徵發藍田縣的民夫,修築藍田關。
從中原到長安,不一定要走潼關,還可以走商於古道,從南陽到長安。
東漢末年,董卓死後,他的部將內訌,張濟、張繡就是走商於古道,從藍田到南陽,攻城略地,不幸中箭身亡。
所以這就是張繡為何會出現在南陽的原因。
張華在華陰縣建造潼關,又令人在藍田縣建造藍田關,為的就是扼守要道,鞏固領地。
李涉上任之後,徵發3000民夫,開始建造藍田關。
藍田縣的武將派出1000名士兵,維持秩序,督促工匠和民夫修築關隘,同時討伐秦嶺的山賊。
李涉隔三差五前來巡視,保證藍田關的進度。
“大人,據說漢末的諸侯袁術,帶著一支殘兵逃入秦嶺的商洛山一帶。我們藍田縣距離商洛山不遠,萬一袁術出兵,我們藍田縣必定首當其衝啊。”
“這也是天命大將軍讓我們在藍田縣修建藍田關的原因。”
李涉正在巡視,突然建造藍田關的民夫一陣騷動。
“怎麼了?”
李涉剛剛擔任藍田縣令不久,要是修建藍田關一事出現波折,那麼他的仕途,相當於毀了大半。
“大人,秦嶺之中,大量山蠻來襲!”
“山蠻?”
李涉頭皮發麻。
秦嶺面積廣闊,在山林中,確實有不少人口,其中山蠻的數量更多。
山蠻離開秦嶺,突然出現在藍田縣,必定是來者不善!
維持秩序的1000夏軍士卒,立即在未完工的藍田關列陣,遣散民夫。
張華的主力軍團部署在長安附近,防備秦孝公和曹真,還要分兵駐守北境,防備闖王李自成,分兵駐守潼關和臨晉,防備河東女真人,
藍田縣只有三千低階士卒,對付普通山賊還行,如果遇到秦嶺大規模的山蠻進犯,未必可以守得住。
“快,向長安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