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與歐陽修應該是相識。”

張華收到范仲淹舉薦歐陽修的書信,知道範仲淹與歐陽修同朝為官。

慶曆新政,歐陽修是范仲淹代表的改革派的支持者之一。

慶曆新政失敗之後,歐陽修還上書為范仲淹等人辯解,因此被貶。

張華印象中,《醉翁亭記》,似乎就是誕生於受到范仲淹的慶曆新政牽連,歐陽修被貶到滁州的時候。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張華甦醒痛苦的回憶。

范仲淹、歐陽修這兩個傢伙,一個《岳陽樓記》,一個《醉翁亭記》,折磨了不少後人。

在一眾透過文舉計程車子之中,張華看到了北宋文臣歐陽修。

被張華詢問為何參與科舉之後,歐陽修從容答道:“在下乃是為了一窺新科舉的利弊,這才參與科舉。”

原來如此。

張華心裡有數。

歐陽修是文學大家,富有名望,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洵、曾鞏等人都因為歐陽修的推薦而受到任用,王安石、司馬光更是成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張華令歐陽修管理領地的文化教育,以發掘人才。

歐陽修的天賦也最適合管理文化。

【英雄】:歐陽修

【等級】:31

【統帥】:40 【武力】:30 【智力】:81 【政治】:75

【第一天賦】:文風革新(歐陽修擁有引領文風的能力,吸引各地文人聚集,提升領地文化指數,提升文化影響力)

【第二天賦】:眼力(歐陽修擁有發掘有潛力的文臣、文人的眼力,受到歐陽修推崇的人,提升其聲望)

【來歷】:北宋大臣,宋代文學史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的天賦最適合興學,引領風騷。

在一眾士人之中,張華又發掘了幾個其他朝代的文臣。

這些人的政治值在70~85之間,在各自的朝代,可能都是朝廷重臣,天賦與文化、農業、監察、經濟調控等內政相關。

來到這個亂世之後,這些朝廷大臣,失去了原本積累的聲望和人脈,與平民無異,於是只能重頭再來。

還有一些名聲不好的人物,可能會透過改名換姓的方式,換一個身份,在張華的大夏勢力出仕、效力,換一個不同的人生。

張華將透過文舉計程車子,劃分為三等,一等三十人,二等兩百人,三等八百餘人。

一等士子可出任縣令、縣丞、主簿等官職。

二等、三等士子,出任縣吏或者村正。

年紀較大計程車子,各項能力和天賦已經定型,直接走馬上任。

年輕士子則進入應天書院學習,提升各項屬性、天賦,以期將來任用。

如果他們在應天書院領悟一個有用的天賦,以後仕途說不定可以一帆風順。

十二個縣在得到一批官吏補充之後,官吏缺口減少。

張華、范仲淹在十二個縣主持的文舉、武舉,為張華勢力提供了不少人才,大補一口。

獲得人才效力,張華加緊對唐玄宗、秦孝公的攻略。

獨孤永業、劉石頭等武將被張華調到河洛,增加駐守河洛的武將數量。

呂玲綺、李陵被張華留在關中,參與攻略關中其他未臣服的諸侯。

然後,張華為這些新武將,招兵買馬。

歐陽修進入應天書院,主管文化。

當前,張華勢力一副欣欣向榮的趨勢,一時間竟然沒人敢來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