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知道世道變化,必須忠君之事。只要公子勢力不亡,我絕不背叛。”

蘇代在穿越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知道已經不是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名義上,天下共主是周天子,因此人才流通頻繁。

但秦漢之後,對文臣武將的忠誠度要求極高。

比如於禁向關羽投降,被人輕視。

這在春秋戰國就不算是事。

蘇代也知道,後世的諸侯更加看重部下的忠誠度。

張華有些意外。

看來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適應的能力也很強,很快就轉變觀念。

如果蘇代真的能夠保證忠誠,張華不妨任用此人,畢竟蘇代也是名人之一。

不知為何,張華對蘇代產生好感,隱約認為蘇代值得信任。

“好,你暫且留在三原鎮,為我差遣。當前還沒有合縱連橫之意圖,因此你且擔任門客。”

張華不好給蘇代安排官職,於是將蘇代視為門客供奉。

“多謝公子。”

蘇代同意留下。

張華又令人給蘇代配置馬車和僕人出行,給足了蘇代這些縱橫家面子。

張儀、蘇秦、蘇代等縱橫家,遊歷各國,合縱連橫,不是為了什麼家國情懷,而是為了實現個人理想,無非是名利二字。

蘇代在自己這裡享受優待,最起碼忠誠度有了一定的保證。

張華從陳宮那裡得知蘇代更加詳細的身世。

蘇秦、蘇代、蘇厲,為燕國三兄弟,也是三個有名的縱橫家。

張華在三原鎮的領地資訊看到了縱橫家蘇代的英雄屬性。

【英雄】:蘇代

【等級】:31

【統帥】:50 【武力】:47 【智力】:83 【政治】:71

【天賦】:話術(蘇代的話語會在不經意間影響交談之人的想法,使其不知不覺受到影響;雙方智力差距越大,越容易受到蘇代的話語影響)

【來歷】:蘇代之弟,“燕國三蘇”之一。

張華看到蘇代的天賦“話術”,這個天賦無疑最適合信口開河的外交大臣。

而且張華驚出一身冷汗。

剛才蘇代與自己交談,蘇代的天賦肯定發揮了效果,讓張華潛移默化間相信蘇代會對自己忠誠,張華還安排了馬車和隨從,給予蘇代優待。

怪不得有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說法。

話術這種天賦,如果用對了情況,那麼不敢說可以當百萬之師,但絕對可以當十萬之師。

蘇代的天賦不是用於沙場征戰,也與種田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