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萬燕軍與五萬夏軍在堯山鏖戰,從清晨打到正午,屍橫遍野,堯山的積雪被鮮血染紅。

史思明相當頑強,率領三千曳落河,擊退程咬金和牛進達,程咬金、牛進達被馬武救下。

史思明阻止右軍被擊破,又統帥燕軍騎兵衝擊中軍,激發燕軍的獸性,持續給馮異施壓。

馮異死死扛住人數眾多的燕軍,沒有動搖。

右翼突破失敗,孫尚香、梁紅玉的弓箭手和弩兵,卻壓制了左翼的敵人,箭如雨下,開始穩步推進。

不過,只要穩住隊形,實際上,就已經有九成勝算。

張華一直在耐心等待李績、楊業回援。

一隻戰鷹落在張華的肩膀上,張華取下鷹爪上繫著的紙條,上面是李績的字跡:“績前攻,業後襲”。

戰鷹傳遞的紙條資訊相當簡短,但張華已經明白李績的用意。

李績普遍被認為是在李靖、李世民之後的初唐第三統帥,也是智囊,可以當統帥,也可以當軍師使用。

在沒有張華的授意下,李績主動出謀,讓楊業繞後。

這種智勇雙全的武將,往往更讓主公省事。

“李績到來,史思明必敗。”

張華感慨,更加慶幸李績在瓦崗寨時期就被自己招攬。

否則李績流落到李世民那裡,會是前所未有的強敵。

噠噠噠……

萬馬奔騰,李績、趙破奴的15000名輕騎兵到來,馬不停蹄加入戰鬥!

望樓上的傳令兵揮動旌旗,示意李績、趙破奴加入左軍,也就是孫尚香、梁紅玉的方向,因為孫尚香、梁紅玉的弓弩軍團已經射垮了對方的弓弩兵。

趙破奴望見七丈高的望樓上的旌旗,得知主將的意思,於是帶領親兵,向左軍方向疾馳。

一萬五千輕騎兵跟著趙破奴前進,像是黑色的浪濤,衝擊左軍對面的敵人!

趙破奴抽出環首刀,斬傷燕軍騎兵,溫度極低的環首刀凍傷傷口,燕軍騎兵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隨著趙破奴、李績的大批騎兵進場,九萬燕軍的左翼開始崩潰。

而在此時,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從堯山後方出現,襲擊燕軍背後!

楊業提著金刀,一馬當先,衝在最前方,斬將殺敵!

楊業消耗真氣,激發自身全部潛力,進入短暫的無敵狀態。

在這一刻,楊業幾近無敵,立於不敗之地!

楊業大刀狂舞,連斬上百敵騎,帶領重甲騎兵向前突進兩百米,導致後方上萬燕軍潰敗!

鐵蹄錚錚,重甲騎兵像是鋼鐵洪流,毫不留情地碾壓而過,無數燕軍被鐵蹄踐踏!

九萬燕軍不曾想到會有騎兵攻擊後方,驚慌失措地逃走。

左軍、後軍潰敗,中軍、右軍也受到波及,全面崩潰。

“將軍,我們敗了!”

兵敗如山倒,史思明的部將無法處理當前的情況,接連向史思明告急。

“九萬人,怎麼可能打不過五萬人……!”

史思明見李績、楊業到來之後,己方大軍很快潰敗,怒不可遏。

他要是帶著這樣的戰績回去見安祿山,說不定會被安祿山給殺了。

“將軍,繼續打下去,我們會變為俘虜!”

“將軍,我們撤退吧!”

“退至美原鎮,守住鎮子,等待陛下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