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改名楊業(第3/4頁)
章節報錯
【第一天賦】:無敵(楊業每一次戰鬥,可以消耗真氣,激發自身全部潛力,發揮出超越常人的力量,進入短暫的無敵狀態,立於不敗之地,等級越高,持續時間越長)
【第二天賦】:人刀合一(楊業在使用刀作為兵器時,更加容易激發威力巨大的刀氣,最終可達到人刀合一的境界)
【擅長兵種】:騎兵
【兵種】:楊家軍(五階騎兵,長期戍守邊塞的騎兵,天賦“疾行”,兵源:丙等以上)
【來歷】:北漢、北宋武將,在雁門關之戰大破遼軍。
……
“楊業的武力極高,卻不能速敗安祿山,安祿山的武力恐怕不低。”
張華聽說了楊業與安祿山交手的經過,發現安祿山一直在藏拙,他自身也是一員猛將。
安祿山還有一眾鷹犬,以及各個胡人部落的武將。
雖然安祿山的武將質量與唐軍武將有差距,不過數量倒是不少。
張華獲得這個情報,對安祿山有了防備。
張華又令人招募兵馬,為楊業組建楊家軍。
楊家軍品階不算高,優點在於兵源的要求也不高,規模可以很大。
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卻沒有跟隨楊業穿越到過來。
楊業穿越過來時,楊延昭還是一個掛著鼻涕的小屁孩。
因此,目前楊家將只有楊業一人。
或許其他年齡的楊延昭在這個世界某些地方征戰。
三原鎮,梟雄安祿山在吞併秦川各個胡人部落之後,也不再偽裝了,建立大燕國,擁兵二十餘萬,繼續與唐軍抗衡。
安祿山殺了各個部落的胡人首領,但沒有清算各部落的武將,而且將他們收為義子或者部將,擁有良將百員。
各個部落對安祿山畏懼,加上安祿山的天賦效果,紛紛臣服。
實在不臣服的部落,遭到安祿山血洗。
在體型臃腫的安祿山下方,劉曜、王彌等一批匈奴漢國的武將跪下,向大燕皇帝安祿山臣服,請求安祿山出兵擊敗張華,為被殺的匈奴漢國皇帝劉淵報仇。
“待我擊敗李隆基之後,就會出兵攻滅張華,為你們報仇。劉曜,今後你為我的義子,王彌歸你統領。”
安祿山收下劉曜、王彌這一支匈奴漢國的殘餘兵馬。
劉淵被孫尚香射殺,劉曜、王彌擔心張華討伐他們,於是帶著萬餘人投奔安祿山。
安祿山殺了一批胡人首領,沒有再對劉曜、王彌下手。
劉曜、王彌是劉淵的武將,而不是領主,安祿山對他們沒有想法。
劉曜成為安祿山的義子,王彌擔任副將,成為安祿山勢力一支強大的兵馬。
劉曜擅長用兵,而王彌武力過人,號稱飛豹。
“張華,你給我等著,此仇不報非君子!”
劉曜投靠安祿山之後,獲得兵力補充,對敗給張華的部將耿耿於懷。
各方勢力都在招兵買馬,儘可能提升自己的實力。
唐軍正在努力收復失去的領地。
唐玄宗得知安祿山設下鴻門宴,一舉吞併幾十個胡人部落的兵馬,又招攬匈奴漢國的武將劉曜、王彌於麾下,更是憂心忡忡。
如果說之前安祿山的反唐聯軍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主力是安祿山的偽唐軍,那麼現在安祿山整合幾十個部落的兵力,更加難以對付。
安祿山的二十多萬兵馬,有安史之亂的叛軍,還有契丹騎兵、匈奴騎兵、羌人勇士等胡人部落的兵種。
李道宗、薛仁貴等武將被調到北境駐守。
與此同時,唐玄宗要分出兵力防備張華。
八百里秦川,一馬平川,安祿山完全可以實行第二次奇襲長安的戰術。
因此,唐軍還需要在長安城留下不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