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這些是歸降的漢國武將。”

馮異押著一批投降的匈奴漢國武將,來見張華。

劉淵建立的匈奴漢國可以成為霸主之一,武將不只是劉淵父子,還有一群其他武將在為劉淵效力。

劉淵的天賦可以吸引匈奴、漢人武將,相當於同時獲得農耕和遊牧的優勢,因此劉淵前期優勢巨大。

匈奴漢國倖存的武將,因為渭水之戰兵敗,對獲得威望的張華敬畏如虎,紛紛投降。

歸降的武將有漢人,也有匈奴萬戶。

“呼延謨、尹矩、張進、胡勳……”

匈奴漢國一眾文臣武將,張華都沒有怎麼聽聞,各項能力在50~80之間。

對於沒有太大過錯之人,張華還是進行赦免,儘快安撫人心。

而且張華需要文臣武將,統治臨晉縣。

“今後你們為我效力,設御史、軍司馬監督,如有二心,或者為禍一方,殺無赦。”

張華重新設定臨晉縣的官員。

御史,負責監督文官。

軍司馬,監督武將。

“遵命。”

匈奴漢國投降的文臣武將,紛紛臣服,不敢反抗。

渭水之戰,張華背水一戰,以三萬破六萬,威震渭北,在關中打出了威望,匈奴漢國的文臣武將,瑟瑟發抖,不敢反抗。

這就像是鉅鹿之戰項羽獲勝,然後全天下諸侯在一段時間內,全部臣服於項羽的威壓。

張華收編了兩萬降卒,其中一萬漢軍、一萬匈奴軍。

匈奴人的地位反了過來,從主力變成僕從軍。

這批兇殘的匈奴人,其實是還不錯的僕從軍。

他們不需要多少軍餉就可以賣命。

就是忠誠度有點問題。

“主公,攻打華山鎮的唐軍撤走。”

“契苾何力倒是撤得快,否則我帶匈奴漢國的降卒南下,契苾何力的兩萬唐軍也難逃一劫。”

張華聽說契苾何力退兵,於是放緩消化匈奴漢國的速度,不急於南下,而是留在臨晉鎮,完全剔除劉淵的殘餘勢力。

“還有殘餘逃至北邊群山,必須派兵剿滅。”

張華殺掉劉淵、劉聰父子,還剩下劉淵的養子劉曜、大將王彌,落草為寇,在設法恢復匈奴漢國。

秦川還有諸多勢力,變數很多,劉曜、王彌只要有機會,未必不可以捲土重來。

因此,張華必須斬草除根,徹底消滅匈奴漢國的殘餘勢力。

鳳凰鎮,唐軍武將契苾何力退回此地,唐軍休整,醫師救治傷兵。

契苾何力轉入守勢,對於一直執著於進攻的契苾何力而言,相當憋屈。

唐軍始終採取攻勢,在東線突然轉入守勢,而且還有可能遭到進攻,讓契苾何力難以忍受。

“向陛下請求援軍。反正北線四萬大軍,劉崇和楊業,兩萬人足以對付他們。不如調到東線,先滅張華。否則一旦讓他做大,將會是我們大唐的強敵。”

契苾何力意識到兩萬多唐軍也無法鎮壓在秦川東面崛起的張華,於是向唐玄宗請求增兵,徹底擊敗張華。

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兵分三路擴張,三線作戰,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