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匈奴人已至。”

“劉淵的兵馬,真當雄壯,看來任何一個朝代的梟雄,都不能小看。”

張華帶著陳宮、閻象、李績、許褚、花木蘭、梁紅玉數十人,登上渭曲的土丘,指揮這一場對付匈奴漢國的大戰。

在視野盡頭,四萬匈奴騎兵來勢洶洶,雖然隊形鬆散,但因為人數眾多,氣勢十足,沙塵瀰漫。

匈奴人也在使用戰鷹觀察張華的夏軍。

雙方的戰鷹甚至在空中打了起來,相互撕咬。

劉淵的匈奴漢國,雖然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漢國滅了西晉,還是不容小覷。

劉淵自帶吸引匈奴人投靠的天賦,還能招攬部分漢人,既有漢人種田,又有匈奴人賣命打仗,這是劉淵的優勢。

“劉淵手下有一員漢將王彌,此人是西晉時的叛民首領,弓馬迅捷,膂力過人,號為‘飛豹’。”

李績為唐朝人,對魏晉南北朝的人物如數家珍,給張華提供參考。

一般而言,朝代越近的人物,對彼此越熟悉。

神射劉曜、飛豹王彌,都是匈奴漢國的大將,滅亡西晉的元兇。

“我的兵馬,負責誘敵。”

李績派出數千兵馬,在正面迎戰。

劉淵大軍壓來,十二部匈奴騎兵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將張華一行人趕入渭水。

從匈奴人的視角來看,張華這邊只有不到兩萬人,只要進攻,就可以將他們趕入河裡餵魚。

“陛下,發起進攻吧!”

“以多敵少,優勢在我,請陛下下令進攻!”

漢國武將紛紛請戰。

眼下的局勢,無論怎麼看,漢國陣營都佔據了絕對優勢。

劉淵眺望對面,渡過渭水而來的敵兵,只有萬餘人。

而他這邊,有整整六萬大軍。

對方退無可退,只要擊敗對面,張華將會全軍覆沒。

大風掠過,蘆葦叢搖晃,劉淵突然說道:“如果使用火攻,焚燬這片蘆葦叢,如何?”

劉聰說道:“陛下,不可。雖然目前的風向有利於我方,但風向可能會改變。火攻變數太大,我方佔據優勢,勝算更大,若是貿然採取火攻,一旦風向改變,我方必敗。不如直接打過去,活捉張華。”

“請陛下下令,只要全體兵馬進攻,我方必勝!”

眾多武將全體請戰,劉淵腦子一熱,也同意下來。

他的兵力遠超張華,哪怕在蘆葦叢中與張華的兵馬短兵相接,憑藉人數,也能取勝,沒有理由怕了張華。

火攻不失為一條妙計,但正如劉聰所言,火攻的變數太大,一旦風向改變,那麼位於蘆葦叢北邊的匈奴軍會不可避免受到影響,會給對方反敗為勝的機會。

“那麼,三軍齊進,攻滅夏軍!”

劉淵橫下決心,成敗在此一舉!

“擒獲賊首張華者,賞絹三千匹!”

“斬一人,賞絹二十匹!”

劉淵大手一揮,漢國大軍無不激昂,漫山遍野發起攻勢。

“殺!”

十二部匈奴騎兵拔出馬刀,震聲高呼,向位於蘆葦叢東邊的張華陣營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