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文人想要出仕,那麼透過姚崇引薦,無疑是最方便的途徑。

統一秦川之前,沒有勢力有精力組織大規模的科舉考試,目前出仕方式還是舉薦制。

“諸位不用著急,姚大人正在途中。”

外面的街道突然喧譁起來,一隊披堅持銳的大唐鐵甲軍開道,保護若干大人物到來。

“此乃宰相姚崇大人!”

文人們因為姚崇到來,紛紛起身!

論起後世的知名度,姚崇不如李白、李商隱等人,但在古代,姚崇這些宰相是無數文人設法巴結的物件!

這就很現實了。

姚崇年逾五旬,已經有不少白髮,但眼神凌厲,炯炯有神,掃視在場的文人,其中有不少人可以提拔為官吏。

比如韓愈,當過中書舍人、行軍司馬、吏部侍郎。

李商隱的岳父是唐朝的節度使。

當然,多數人鬱郁不得志,姚崇也可以安排一些小官,畢竟他們可以提升文化繁榮度,教化萬民。

在姚崇的車架之後,還有規格更高的車架到來,幾員唐軍武將親自擔任護衛,鐵騎甲士開道。

“竟有人排場比宰相還大!”

“該不會……”

在場眾人都並非莽夫,只要有些頭腦就知道,排場比宰相還大的,基本上就是皇帝了!

所有文人墨客,無不起身。

一個雍貴的中年男子在禁衛軍的保護下,從馬車下來,環顧在場眾人,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了崇敬和敬畏。

他是大唐的皇帝,秦川的霸主,目前為止最有可能統一八百里秦川的領主。

只要統一秦川,他的功績,可以直追先皇。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他統治期間,是大唐最強盛的時期,也是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一個混入長安聚會的細作,點明瞭唐皇的身份。

這個細作是明朝的錦衣衛成員,被張華招募後,成為張華的爪牙,前去長安打探情報,混入長安聚會,在此地見到了唐玄宗和他的宰相姚崇。

細作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潛入,往往以簡單的方式混入其中。

這個錦衣衛在推算唐玄宗、姚崇等人的年齡、身體狀況。

這些不起眼的情報其實很重要。

比如說,年輕氣盛的唐玄宗,與年邁的唐玄宗,表現出來的統治力完全不同。

年輕的君主,更加傾向於擴張,老邁的君主,傾向於穩重保守。

君主也是人,不年輕氣盛叫做年輕人嗎?

眼前的唐玄宗,年紀三旬往上,精力明顯處於巔峰時期,所以大唐勢力擴張的勢頭很猛!

“巔峰時期的唐玄宗啊,乃是僅次於李世民的唐皇。”

除了張華派出的錦衣衛以外,還有其他勢力的細作混在長安聚會的文人之中,在暗中觀察唐皇玄宗。

巔峰時期的唐玄宗,統治著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開創開元盛世,長安成為世界的中心,他的眼界和手腕,都在第一梯隊的帝皇之中。

唐玄宗憑藉唐皇的影響力,招募大唐的班底,成為秦川霸主。

“不過,大唐必定亡於我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