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陌電團隊的事情,黃世鑫也回來了電話。

兩件事。第一,裕龍生物,不會被抽貸。第二,東山高速一名副總的閨女,在中行工作,但黃世鑫不認識。

“謝謝鑫哥,”劉小夏主動改了稱呼,笑著說道:“東山高速的事情不著急,咱們再一起想辦法。”

“你我兄弟,理應互幫互助,別客氣。”黃世鑫問都沒問金財集團的事情,便掛了電話。

聰明人!

中午,劉小夏坐高鐵,來到了平州。他沒有事先聯絡張秋江,直接來到了他的公司。

張秋江不在。三分鐘不到,張秋江給劉小夏打來了電話,說是立刻往公司趕,大約需要十五分鐘,讓劉小夏稍等。

見面後,劉小夏也懶得囉嗦,開門見山的說道:“張總,我想不明白,你圖我什麼?在我看來,這筆錢,和你送給我,沒區別。”

張秋江喝了口茶,笑著說道:“劉總,這筆錢,不是你掙,就是其他人掙。幹金融,得廣交朋友。朋友多了,路才能越走越寬。朋友少了,路會越走越窄。我想交你這個朋友。”

“張總,我只是個賣理財的,雖然和東山銀行有些關係,但也只是勉強認識,談不上交情深厚。”

張秋江沉默了幾秒鐘,說道:“劉總,前兩年,侯洪濤沒有從銀行辭職前,好多人都跟著他混。江濤雖然離職了,但見面時,我依然得尊稱他一聲江行。銀行是管錢的,想用錢掙錢,離不開銀行的。”

“我在平州,是能接觸到一些人,但對於他們的一些話,我也不敢全信。過橋,一旦決策失誤,瞬間傾家蕩產。做過橋的企業,都是些風險很高企業,一屁股爛賬。真出了事,錢也是優先被銀行拿走,我們什麼都得不到。”

“在齊州,我認識的人脈,也大都是泛泛之交。我報名北大mba也好,還是加入各種協會也好,都是為了擴充人脈。想找個放心的合作伙伴,並不容易。”

劉小夏笑了笑,“張總,請恕我直言,咱倆剛認識,完全不瞭解,連泛泛之交都談不上吧?”

“你和趙行是親戚,我和趙行算半個朋友,我和江濤也認識,這是咱們非常好的合作基礎。”

劉小夏想了想,直白的問道:“你是想透過我,加強和趙遠、江濤的聯絡嗎?”

張秋江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江濤都是你的手下了,我想交你這個朋友。劉總,我喜歡和有實力的人交朋友。”

“你做過橋的資金,是從銀行貸出來的嗎?”

“有一部分是,有一部分不是。做資金生意的,資金來源都很廣泛。”張秋江笑著說道。

劉小夏想起了張繼歡帶自己見過的趙哥,那個人,好像也是做過橋的,但社會地位明顯低於張秋江好多。

“張總,我感覺,過橋這種生意,很危險。說實話,這次我之所以想參與,掙錢,只佔50%的原因。我想更全面的瞭解金融行業,也佔50%的原因。對於金融,我還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

“過橋,只要小心謹慎,不需要技術含量。我除了過橋,還做票據業務。”張秋江說道。

對於票據,劉小夏只知道銀承和商承,更多的,就不瞭解了。

“張總,我事先宣告,在金融行業,我只是一個小菜鳥。咱們合作可以,但需要一事一議。這次如果合作成了,下一次,我未必繼續和你合作。我現在工作也挺忙的,也不缺錢,時間有些不夠用。”

張秋江笑著說道:“本來就應該這樣。劉總,裕龍生物,中行會抽貸嗎?”

“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