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十一假期的緣故,劉小夏感覺十月份過的特別快,也特別忙。

忙在哪些地方呢?部分資產涉及拆遷,問題極多。有的廠房,所有權是村裡的,啟源只擁有建築部分的權益。還有租賃企業的各種問題。方方面面,會議極多。每項資產,都得研究、討論。

劉小夏雖然發言比較少,但他都得參加。有時候,團隊也會有爭執。他是一錘定音的人,不可或缺。

一直忙到十月底,四個資產包的主要資產解決完,才透了口氣。再走訪一遍客戶,已經是十一月中旬。

劉小夏不知道的是,這期間,王雨晨小動作不斷,不斷的深入瞭解信託行業。

這一天,遠大信託常務副總裁王慧聰來齊州出差,與齊州水務洽談業務。黃世鑫恰巧知道了,便告訴了王雨晨。王雨晨瞞著劉小夏,拜託郭鵬姑父出面,聯絡到了王慧聰,邀請他吃晚飯。

為了撐場面,王雨晨又請了馬科偉和黃世鑫作陪。

常總加入晨曦前,歷任某四大行東山分行副行長,他邀請了水務集團副總裁一起參加。如此安排,王慧聰自然不好推脫。

王慧聰是南方人,之前一直在遠大銀行工作,學術方面很厲害,說話時,頗有些學究的味道。他以為,常總請他吃飯,是為了晨曦與遠大的合作。但看到王雨晨的座次,又感覺不太像。

眾人聊了會天,王雨晨笑著說道:“王總,咱倆都姓王。我就套個近乎,冒昧問您一個問題。咱們遠大信託,對機構業務,支援力度大嗎?”

王慧聰說道:“金融的核心,是融通。企業是最關鍵的一環。我一直強調,金融要做大,離不開企業。我們對於機構客戶,重視程度要高於個人客戶。”

“前些天,我瞭解了一下西海信託的情況,他們更注重個人客戶。對機構不太重視。”王雨晨笑著說道。

“西海和我們比不了。國內只有兩家純正的全金融牌照的央企,我們遠大,是其中之一。我們集團董事長,每個月都要向副ZL單獨做彙報的。”王慧聰說起遠大,透著驕傲,“你是想跳槽嗎?”

“有這個想法,還沒有最終下定決心。”

“盛唐我知道,晟豐系嘛,路子有些野。這兩年,問題也不少。你一年能做多少業績?”王慧聰問道。

“十個億左右吧。”

王慧聰眼睛一亮,“機構業務佔比多少?”

“90%以上。”

王慧聰心裡有數了,笑著說道:“你這個條件,沒問題。你想來的時候,可以聯絡我。我們遠大信託,起步較晚。和遠大集團的名氣,不相匹配。這兩年,我們要超越式發展,迅速躋身信託行業第一梯隊。你現在來,恰逢其時。”

“王總,我想成立齊州財富中心的話,得需要什麼條件呢?”

王慧聰笑了笑,“財富中心,你距離還有些遠。我們要求,每家財富中心,業務規模不能低於100億。得對得起遠大這兩個字。”

王雨晨笑著點點頭,“我如果跳槽的話,是和我領導一起跳槽,我們兩個人,差不多可以做到六七十億的規模。再加上其他員工,我感覺一百億問題不大。”

“你盛唐財富的領導嗎?”王慧聰問道。

“是的,他現在是盛唐財富齊州分公司的分總,現在的業績是三十多億。考慮到盛唐是民營企業。我感覺,來遠大後,他業績翻一倍,難度不大。”

黃世鑫附和道:“劉總來遠大,他自己做一百億,我看都問題不大。其他信託公司,要倒黴嘍!”

“雨晨,劉總如果來遠大,我承諾,我們單位,每年支援十個億的業績。”馬科偉笑著表態。

王慧聰聽明白了,問道:“你們都有哪些企業客戶?”

“東山銀行、東山高速...”王雨晨如數家珍,一口氣說了二十多家企業,“剩下的企業,名氣不如這些企業大。”

王慧聰明顯起了興趣,“按照你們的條件,我現在就可以承諾你,財富中心,沒有問題。”

“謝謝王總,我回去後,再給我領導做做工作。他目前還有些猶豫。”王雨晨也認為遠大信託更適合劉小夏,畢竟是純正的央企,配得上劉小夏的身份。

“他猶豫的點是什麼?”

王雨晨有些無奈,笑著解釋道:“他呀,比較念舊,也非常感恩盛唐。所以,我還得給他做做工作。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