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遠一聽,挺激動,問道:“聊西集團的股權,他們能質押嗎?”

“能質押,你們銀行能做嗎?”

“能!聊西是國企,這種專案,太好批了。聊州正好沒有環海銀行,你這樣,我讓我們的公司業務部總經理,明天去一趟。沒問題,很簡單。”趙遠說道。

劉小夏對趙遠很信任,他也感覺問題不大,回到辦公室,便說道:“馬總,我聯絡了環海銀行平州分行,我和他們行長是親戚,他說這項業務他們能做,聊州的其他銀行,做不了嗎?”

馬慶元嘆了口氣,“剛開始,我們只給工行說了。當時,工行的人拍著胸脯說沒問題,結果左等右等,這都倆月了,一點動靜沒有。可能是額度大的原因吧!”

石磊跟著嘆氣,“本來就慢,不良又有些多,就更變慢了。商業銀行肯定好批一些。”

劉小夏心裡有底了,笑著說道:“沒事,環海銀行做不了,東山銀行肯定能做。工行都能做的專案,這些小銀行肯定是搶著做的。”

一直聊到快六點,從販賣理財,變成了幫助企業融資。劉小夏也沒住下,回到家,給高曉茹一說,高曉茹挺高興。

“咱能掙錢嗎?”

“當然能!我簡單問了下,企業願意支付咱們顧問費,千五問題不大。”劉小夏有些得意。

高曉茹算了算,嚇了一跳,“五百萬?稅後?”

劉小夏點點頭,“等事情成了,分給石磊一點,不用分太多。”

“這麼好的事,當地那麼多銀行,為什麼幹不成?”高曉茹有些奇怪,她有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是碰巧了。他們之前沒找其他銀行,被工行給忽悠了。”劉小夏簡單解釋了一下。

高曉茹美滋滋的,“貸款比理財還容易掙錢,臨泉紙業的過橋,要不要再參與一次?”

得!都是財迷!

“我對張松江,始終不太放心。這件事,再說吧!昌裕的事,我感覺問題不大。”

“也是,咱們可以多打聽打聽,以後多做點這樣的事情。東山銀行這麼鐵的關係,不用白不用。”高曉茹笑眯眯的說道。

次日,劉小夏一大早便趕到了聊州。見到了趙遠的部下,平州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丁寶亮。

丁寶亮聽馬慶元介紹完情況,笑著說道:“這太簡單了,我今天回去就寫材料,我們領導再催著點,最多十天,我們就能給你答覆。”

馬慶元很高興,配合的提供各種資料。公司近三年的財務報表、公司章程等,一大堆。

晚上回到家,高曉茹更高興,“是不是得先和昌裕集團簽訂一份顧問協議?”

劉小夏點點頭,“我想過了,等二哥那邊流程差不多了,我就去找昌裕集團籤協議。”

“以後,你得多招聘些外地的員工。這麼好的事,比做理財輕鬆多了。”

劉小夏笑著說道:“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