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單和欣喜(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到工位,劉小夏註冊了有單APP。好傢伙,恆遠信託盛唐一號,掛在頁面首位。
夠醒目!
點開,跳出來四五名員工的資訊。
劉小夏新增了前兩名員工的微信。其中一名,微信名是對方的真名,溫海峰。聊天過程,簡單直接。
【劉總之前跟三方合作過麼?】溫海峰。
【一般我收盛唐一號,基本是貼0.26的費用收單子,現在春節,價格貴了些,0.28】溫海峰。
【好的,1.08,我可以收。下週一,我想收三千萬左右的單子,你有嗎?】劉小夏。
【單子沒問題。我之前做盛唐,都是走魔都或者蓉城那邊的】溫海峰。
蓉城,是盛唐財富的驕傲,直銷業績最好的分公司,沒想到也會收渠道單子。
【我是齊州的,以後有需要,我會找你合作的。是不是需要我準備好合同,寄給你?】劉小夏。
【是的。我這邊單子,盛唐一號不愁。費用高,下面人都願意做。一單一千,一單六百,一單五百,和三單三百,可以嗎?六套合同,下週一打款,能算進這個月的業績】溫海峰。
【成交】劉小夏一點都不開心,雖然有了業績,但代價是賠錢。
回到家,劉小夏把收單的事情一說,高曉茹也有些不情願。
“把你掛在公司,你是團隊長,既可以拿底薪,又可以拿管理津貼。咱也不能只進不出。實際虧損,大概在四五萬左右吧!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劉小夏說道。
高曉茹一想也是,“行吧。以後再收單子,你得提前和我一聲。”
“再收的機率不大。這次點背,正巧遇到了春節,又籌備財富中心。以後,業績肯定是夠的。放心吧!”
當天晚上,又有四五個渠道主動新增劉小夏的微信。一個勁的問劉小夏是否收單,報價都是1.08。
劉小夏也看明白了,這些渠道的單子,也是收來的。他們利用資訊不對稱,賺取差價。
唉!貓有貓道,狗有狗道。
對於渠道而言,即使每單隻能賺四五百,一週做上十單八單,也比上班強多了!
劉小夏忙著收單子,寄合同時,鄭國棟帶來了一個驚喜。
春節前,鄭國棟陌電打到過一個客戶,錢總。劉小夏幫忙談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哥,為人和善、謙虛。當時談的比較順暢,但錢總也沒有說買。
但今天,錢總和他物件高姐,竟然要來公司再瞭解瞭解。這明顯是要買產品的節奏啊!劉小夏自然全力以赴。
“你們和亞諾財富,有什麼區別?”對於劉小夏的講解,高姐聽得應該很滿意,笑著問道。
劉小夏感覺自己今天的發揮有些超長,“亞諾財富,股權產品相對多一些。我們則是以固收為主。股權有股權的優勢,固收有固收的優勢。真正的理財,應該是資產配置。”
“假設,您有一千萬。全部買股權是不對的,全部買固收也是不對的。您首先要做的,是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比如,您投資了一百萬,虧損一萬,您就會失眠煩躁,說明您是厭惡風險的。如果虧損十萬甚至更多,對您沒有任何影響,那麼,您可以激進一些。”
“錢是您的。沒有人,會比您自己,更重視您的錢。所以,您應該根據您的風險偏好,根據我們的三階模型,自己區分清楚,多少錢該買保險,多少錢該買固收,多少錢該買股權...”劉小夏又重複了一遍三階模型的內容。
這次,高姐聽得更明白了,她笑著問道:“你覺著,我是什麼型別?”
劉小夏搖搖頭,“您的風險偏好,我不評判。東山銀行是我的客戶,在我這裡買著3.5億的理財。他們領導告誡我,這兩年,不要碰股權和陽光私募。他是金融大佬,他的意見,我很重視。”
“是因為風險嗎?”高姐問道。
“或許是因為風險,或許是因為價效比。股權投資的回報率,就算每年10%,也只比信託高2.8%。但您承受的風險,是截然不同的。我認為,盛唐一號的價效比,真的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