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傍晚,四合院。

庭院中,有一眼泉水,咕嘟咕嘟吐著氣泡。呂如松擰開水龍頭,試了試水溫,冰冷刺骨。

呂如松還帶著兩名財務人員,加上田中健、高曉梅,一共六位。

田中健在國企當領導,是飯局高手,局面掌控的爐火純青。熱烈又不失秩序。

“老呂是財務行家,這些年,恆石能發展的這麼快,他功不可沒。”田中健說話溫文爾雅,恭維起人來,讓人聽著很舒服。

呂如松連連擺手,“我們在你面前,是關公門前耍大刀。你經手的,都是大錢。不敢和你比。”

“咱倆真應該換換。你是財神爺,我是叫花子。天天忙活融資的事,今天編個理由,發筆債券。明天編個理由,從銀行借錢。我們包袱重,效益又差,在省裡沒地位,捱罵最多的,就是我們。”田中健說道。

劉小夏微笑著察言觀色。他猜測,呂如松之所以主動要求自己組這個飯局,還帶著財務部門的員工,應該是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將恆石鋼鐵購買理財的緣由,往田中健身上聯想。

如果自己約不到田中健呢?或許,這單業務會有波折吧!

田中健應該也看出了呂如松的目的,但他並不在意。東山鋼鐵和恆石鋼鐵並無交集,更沒有利益輸送,沒什麼可擔心的。

觥籌交錯,田中健和呂如松單獨碰了一杯,笑著說道:“小夏這邊,你得多關照。能多買,就多買點。人好,平臺好,產品好。”

“關鍵是人好。金融產品,都差不多,從哪裡買不從哪裡買,關鍵看的是人品。金融行業,像小夏這麼實在的,很少。”呂如松看田中健如此配合,一個勁的誇讚劉小夏。

“說得好,高階服務業,首先看人品。來,呂總,咱倆也單獨喝一個。”高曉梅笑著說道。

呂如松自然給面子。

演戲嘛,劉小夏自然也是感恩戴德的敬酒,“呂總,感謝您對我們公司的認可,我酒量不好,只敢喝啤酒。我幹了,您隨意。”

說完,劉小夏一口喝空三兩的酒杯。

呂如松喝的是白酒,53度的,他喝了約三分之一,也給足了劉小夏面子,“小夏,咱倆得互相感謝。我們廠子響應政府號召,在西疆投了個廠子,老田知道,賠了個底朝天。錢不敢亂花了,銀行的理財收益又低。我們也得謝謝你,給我們送來了利潤。”

花花轎子眾人抬。酒過三巡,談天說地,氣氛愈發的熱烈。

“政府去庫存的決心很大,依我看,今年的鋼鐵行情差不了,尤其是螺紋鋼這塊。”田中健說道。

“也該讓咱們掙點錢了,去年都慘淡成什麼樣了。辛辛苦苦鍊鋼,一噸鋼的利潤,還沒白菜多。這不是瞎扯淡嘛!”

田中健等人便聊起了政策方面的相關話題,劉小夏便靜靜的聽著。能少說話就少說話,以免暴露自己的專業短板。

一直喝到九點,酒局才結束。劉小夏雖然喝的是啤酒,但量有些多,也有些暈乎。

回到家,高曉茹搬出泡腳的木桶,給他倒上熱水,泡腳醒酒。

“呂如松明顯是故意的。錢,他兒子掙了。他自己又摘的一乾二淨。我估摸著,他和老闆彙報的時候,很有可能也提到了田中健。今晚上,田中健一個勁的往自己身上攬。他喜歡喝茶,改天,咱買些好茶葉,給他送過去。”劉小夏說道。

“是得好好感謝人家,這呂如松可真精明。”高曉茹笑著說道:“再精明,也逃不出你的手掌心。和他兒子合作,這步棋,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