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難聽點,是亂象叢生、毫無秩序。

劉小夏心裡一直惦記著恆遠財富,在他心裡,恆遠財富取代了簡信,是國內最頂級的財富管理機構。

劉小夏渴望做大客戶,但現實是,他的客戶,都是些叔叔阿姨。多送禮品,是拉近關係的不二法門。

至於風險?壓根不用談,他們很相信簡信。

恰逢週四,總部來了個女培訓講師,培訓的產品是MOM。英文名Manager Of Managers,中文名,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

簡單來說,將投資者的資金匯聚起來,同時投資多個標的,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負責人叫張曉強,是原來中信證券的大牛。

這款產品的核心賣點也是張曉強。張曉強會根據宏觀環境,來進行擇時投資。什麼時間該多投股市,什麼時間該多投債市。全部是張曉強說了算。

劉小夏感覺產品完美無缺,畢竟張曉強是大牛。唯一的缺點,一百萬起投。他沒有百萬級別的客戶。

況且,他的客戶年齡偏大,只喜歡固定收益,保本保息的產品。

總部來培訓的講師很牛,培訓結束後,有些積極的員工便圍著她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劉小夏便站在外圍聽。

“武總,你給推薦只股票唄!”有員工問道。

“樂視,保準賺錢!”

劉小夏記下了。買樂視。畢竟,這位武總本科就讀於水木大學,碩士畢業於耶魯,是真正在華爾街工作過的精英。

劉小夏買了十萬塊錢的樂視。投資緹娜,買簡信的理財,這是家裡最後的家底。

不過,劉小夏和高曉茹都相信,一定能賺錢。畢竟劉小夏在金融公司工作,訊息靈通。

股市熱潮,愈發的洶湧。高曉茹鼓動著她三個姐姐也開了戶,買了樂視。

公募基金的募資量,屢創新高。員工們、客戶們,看著每天狂飆突進的收益,很嗨!

樂視一直在漲、漲、漲。

劉小夏也不再推薦固定收益產品,所有客戶,都配置了公募基金,指數型的。

李明佳一週組織兩次例會,再三強調,大盤一定會突破6000點。所以,閉著眼睛,買、買、買。並積極的給大家推薦小盤股,原因,他認識操盤團隊,關係很熟、很鐵。

不但要買,還要加槓桿!

王凱他們,都做了配資。二十萬就可以做,最高十倍。劉小夏簡單瞭解了一下,自己不夠格,他只有十萬。

在暴漲中,劉小夏也有些犯迷糊了,錢這麼好賺嗎?錢應該這麼好賺嗎?

客戶,又增加了六位。全部是配置的公募基金,投資金額最大的客戶,購買了五十萬。這名客戶,白髮蒼蒼,劉小夏想讓他買固收,但客戶不願意。

客戶之所以願意在簡信購買公募,是因為認購費打折。

好吧,客戶雖然年齡大,但不傻!

只是,股市迎來了暴跌。新聞發明了一個名詞,千股跌停。

第一天,客戶沒慌。第二天,客戶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