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百兵之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鵬飛決定轉移到譚三東麓的營地去,那裡才是他們大軍的營地,這裡只有兩千人防守,還是稍顯人少了一些。
他的嗅覺太敏銳了,這也是因為上次三百隊的探子把他嚇著了,更是因為這一次的這十個人太詭異。
他可不會相信這些人真的是拉著大西瓜上泰山,事出反常必有妖,他這麼多年就是因為小心才活到現在的。
但是他這次的轉移卻是暴漏了他的行蹤,一千人的隊伍,趁著傍晚向泰山進發,要說沒有張匪在裡面,鬼都不信!
劉向南派人追蹤而去,又派出兩人趕緊回去讓朱友矽派兵清剿,他自己這是帶著人趁夜摸進了村子。
村子裡面因為少了一千兵馬,倒是顯得安靜了不少,但是因為兵馬少了,但暗哨卻是多了起來。
進去沒有多遠的距離,劉向南就沒辦法只能撤了出來,只是三道街,就發現了五六處的暗哨還有明哨,劉向南就覺得再進去,絕對會被被發現的。
無奈的劉向南只能是撤回了小樹林,跟蹤張匪的這兩人到了大清早才回來,他們大致摸清了張匪隱身的地方,但是害怕驚擾了對方,也就只能是遠遠的看了看就回來了。
朱珍接到劉向南的報信,立刻就將這個訊息告訴了朱友矽,聽過這個訊息之後的朱友矽,立刻就哈哈大笑起來。
可是隨即就點起五萬大軍,分成三路向泰山進發,張匪選擇的泰山的三條活路,此時卻是被大軍全部堵死了。
一萬大軍將這個小村子為的是水洩不通,另外三萬大軍卻是將張鵬飛的下山之路也是圍了起來。
張鵬飛懵了,他到現在也沒有弄明白,朱友矽是怎麼找到他的,而五萬大軍到了近前才知道,也說明自己的哨探隊伍就是廢物。
這座營地可是張匪半生的積蓄,現在是據守還是撤退成了張匪的心病。
這裡的財富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小村子裡面的母親和女兒才是他最珍貴的寶貝。
劉向南依然被任命為大軍的主帥,他知道朱友矽現在估計就是無人可用,想據守一地為王,可決不是說說這麼簡單。
圍而不打才是讓張匪最煎熬的,他已經斷絕了上下小村的訊息,他害怕自己強行下山,一下子自己鑽進對方的圈套裡。
劉向南是真的不希望和對方廝殺,這對雙方都沒什麼好處,雖然這五萬人帶來了“便宜行事”的紙條,但劉向南依然是寫了一封信給朱友矽。
人家是說了可以便宜行事,但是自己吃一碗飯,還是要清楚的,畢竟朱友矽掛這個皇帝的名號,自己該有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朱友矽接到劉向南的奏章,竟然是奏章,這讓朱友矽摸著封皮,眼睛竟是有些溼潤,自己多少年沒見過這個東西了,真的是讓人懷念呀!
朱珍看著朱友矽的神情,就知道這個人又開始懷念自己的皇帝生活了,又開始懷念被百官歌功頌德的生活了!
朱珍這些年,堅持最多的就是要弱化朱友矽的皇帝意識,只有放下這個有名無實的皇帝身份,朱友矽才能夠認真愉快的生活下去。
現在這個可惡的劉向南一來就把這些東西拾了起來,使得自己這些年的辛苦化為烏有。
朱友矽看過奏章之後,就見奏章遞給了朱珍,看過才知道,劉向南寫的竟然是想招安張鵬飛一夥土匪。
朱珍不知道朱友矽是怎麼想的,只能是默默看完之後,就放到了一邊。
朱友矽隊朱珍的態度很複雜,這個朱珍明顯是能力有限,但是這個老頭卻是唯一支援自己的人,也是跟隨自己時間最久的人。
他對朱珍只覺得是自己的家人一般,根本就沒有把他當作臣子看待,但是他的感覺可是從來也沒有跟朱珍說過罷了!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有了事情最好是能夠說清楚,真的能夠解決很多的事情,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就像他們兩個雖然朝夕相處,現在卻是因為劉向南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讓朱珍心中產生了芥蒂,這實在是朱友矽和朱珍兩人根本就沒有想到的。
而劉向南就是要這樣做,就是要讓他們產生分歧,自己才有可能趁虛而入,朱珍就是個文臣,而劉向南的出現,補上了朱友矽身邊沒有統軍大將的缺口。
所以說,站的角度不同,考慮的問題也不一樣,明顯現在就是這種情況,要說男人心中都裝著一個做皇帝的心,可有沒有實力就難說了。
對於朱友矽來說,養的人越多越好,身邊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安全得多,這也就是他堅決不住皇宮的原因。
朱友矽就覺得張匪也是匪,自己比他做得大就是了,但自己又何嘗不是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