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無語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就有了大唐銀行的設立,李奇是希望用金銀合金鑄造成金銀幣代替純金銀的使用,以便將純金銀用在更加需要的地方,經過這麼多年之後,現在西域的人口也就只是剛剛開始好轉罷了!
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李奇在下發的詔書中明確的說明了這一點,沒有人就什麼也幹不了,即便是有強大的火器,也得有人使用吧!
他的這個詔書時發完全國各地的,各地的主將、主帥們對此深信不疑,他們在持續的征戰和對當地的生產恢復過程中,都發現了人口的重要性。
李奇之所以要下發這封詔書,就是因為各地的這些大將們已經開始偷偷的進行人口走私了,利用他們能想到的一起額方法,將人口吸引到自己的地盤上,甚至為了人口而發生過沖突。
這絕不是李奇願意看到的,可是人口的缺少卻是不爭的事實,有的地區長期戰亂,簡直就是十室九空,例如中原地帶就是如此。
漢中就要好得多,而成都地區甚至已經到了人滿為患的地步,李奇在長安重建的時候,就有很多曾經逃荒的人又從外地返回家園。
大唐剛剛有了些許規模,僅僅是種田的農民都不夠用,可是為了光復大唐,僅僅是從軍的青壯就達到了六十萬人之多,據李奇的統計,現在在大唐治下的人口也不過就只有三千多萬人而已!
因此每一個作戰的大唐健兒都是極其寶貴的資源,作戰的目標不能為了勝利而致使大量的傷亡,這是李奇評判一個將軍是否合格的首要因素。
李奇的理論就是,打仗是一門技術活,僅僅是依靠人海戰術的話,只要不是太傻的人都能打贏,那麼還要你何用。
他的作戰思想已經在慢慢的影響到了軍隊,也影響了軍中的一些將領,這些將領大部分都是年輕將領,李奇稱他們為鷹派,而比較傳統的老將,因為作戰保守而沒有創新思想,被李奇稱為鴿派。
現在軍中基本上就是這兩種將領,而鴿派大多都被安置在城池之中以鎮守為主。
而鷹派的將領則是領軍出征,他們作戰的手段更為細膩,也更多的運用各種手段打擊敵人,以技術作戰的思想貫徹在作戰之眾,以減少人員的傷亡。
而在軍隊之中,也配置了大量的大規模殺傷火器,例如火炮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武器可是比原來的拋石機要好用的太多了,這讓攻城變地簡單很多。
現如今大小勃律的戰鬥就是大唐在消耗吐蕃的各種資源,例如半夜時的攻城,火炮已經用了兩次,將這裡的吐蕃人嚇得半死。
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只是打了五炮就將吐蕃人的軍營寨牆打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出來。
第二次則是在吐蕃人冒著唐軍如雨的箭矢下,冒死修好並且加強寨牆之後,當天晚上就又是打了五炮,結果又將吐蕃人的寨牆打了兩個巨大的窟窿。
沒有任何辦法的吐蕃人只能是躲藏在自己的軍營裡,誰都不願意呆在寨牆那裡,雖然吐蕃人都是奴兵,當時在戰場上的時候,就算是在嚴厲的將軍,也不敢過分的要求他們做什麼事情。
久而久之,就成了夜晚唐軍進攻,白天吐蕃修牆這種情況,領軍大將阿旺可不認為唐軍沒有能力白天進攻,而是認為唐軍在對他們進行消耗。
消耗的就是他們的物資,曾經兩次唐軍夜晚炮擊的時候,都打中了軍營內的物資倉庫。
一次是打中了吐蕃人存放箭矢的地方,因為要及時補充的原因,這些箭矢放的很是靠前,結果唐軍的炮彈直接就落在了上面,致使存放在這裡的兩萬多支箭矢損失殆盡,還被炸死了十幾個看守。
第二次,一發炮彈直接落在了軍營中的冬季取暖之物上,引起了軍營中一片大火,到早上撲滅的時候,竟是少了一千多頂的帳篷,還燒死兩千多人。
阿旺無奈的趁夜將軍營向後遷移了十里,這才算是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可是唐軍竟然在大軍的掩護下,將軍營向前挪了過來,這讓阿旺簡直是要被氣瘋了。
每次去叫陣,都被唐軍如雨一般的箭矢阻擋,而且唐軍的箭矢,吐蕃人根本就沒辦法用,這才是最氣人的。
唐軍現在使用的都是反曲弓,甚至是加了滑輪的新式反曲弓,這種弓讓戰士們節省了不少的體力,當時箭矢卻是很輕,這就讓習慣使用長弓重箭的吐蕃人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