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高原人不可能在低海拔地區長時間的逗留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就在高原居住,心臟早就長得太大而出現心功能不全的情況。

他們到了低海拔地區之後,待上幾天之後,就會出現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適、疲乏無力、睏倦、嗜睡,食慾、體重增加、下肢浮腫等。

因此,吐蕃人到了低海拔的地方劫掠之後,往往是不會停留太久的,一般都是搶了就走絕不多逗留。

但是隨著昆雄引領著大唐工匠,建造越來越多的城堡之後,傑布東贊他們的活動空間卻是越來越少了。

嚴峻的情況擺在面前,僅僅靠著春夏之際種的一點點糧食,根本就不夠他們食用,另外還有一個最不能克服的原因就是沒有食鹽了。

他們原來的食鹽來源,主要就是茶卡、柯柯兩大鹽湖,這兩個鹽湖不只是能供給吐蕃人使用,也是周邊西域還有云貴的主要食鹽產地。

食鹽還可以自給自足,可是茶葉卻也是越用越少了,眼見著以前絡繹不絕的謝家商隊竟然也是許久都沒有來過了。

為了維持自身的熱量需求,平時也是以牛羊肉為主,糌粑、奶類,還有酥油等等,茶葉早就成了他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傑布東贊不僅是愁上心頭,無奈之下!只能是派出自己的商隊下山去採購這些物質。

而他們選擇的交易城市,就是青唐城,聽說這裡早就是大唐面對吐蕃的主要交易地點。

另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偵察怎麼才能下到平原去,他們要尋找一條安全的道路才行。

可是自從這支商隊出發之後,就沒有什麼訊息傳回來了,沒有辦法的傑布東贊只能再次派出一直商隊,只不過這一次是由自己的親弟弟多傑頓珠帶隊。

多傑頓珠年紀只有三十二歲,可以說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他不同於傑布東贊,他不認同傑布東讚的劫掠策略,他喜歡漢文化,尤其是喜歡大唐的一些政策。

傑布東贊只喜歡守著原先的藏律過日子,他喜歡騎在吐蕃平民的頭上作威作福,他認為自己是這一片土地的主宰,其他的吐蕃平民都是依賴自己而存在。

自己既是他們神,也更是他們的衣食父母,自己從自己的子民身上拿一點怎麼了,他們的存在不就是為此嗎!

而多傑頓珠則是認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是牧民與牛羊的關係一樣,應該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就像牧民以來牛羊果腹,而牧民也要給與牛羊安全的生存環境!

兩個人的政見不同卻是不影響兩人的關係,傑布東贊更多的是操心現存吐蕃的每日生計。

而多傑頓珠更多的卻是流連於天地之間,要不就是捧著一本漢人的書籍,看的是津津有味。

吐蕃高原上是很難得到漢人的書籍的,更多的是吐蕃的一些人文歷史之類的記錄式的書冊。

多傑頓珠看這些東西,簡直就像是在看天書一般,不是理解不了,而是這些東西就像是現在的日記一樣,每日裡寫的東西都差不多。

天氣變化、周邊的水系變化,還有每日裡發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被吐蕃官員記錄的清清楚楚。

多傑頓珠看這些東西,簡直就看的是頭暈腦脹,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就像是每一天寫的都差不多一樣。

因此,多傑頓珠看這些東西就放的不行,這些書籍又哪裡有漢人書籍看的有意思呢!

尤其是漢書中寫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顏如玉……!”

看的多傑頓珠是心曠神怡,對於漢人就更是心生嚮往,平日裡也多是漢人裝束。

以至於就連自己的妻妾都是漢人女子,只是他的消耗明顯要多於別的領主,只是每天一次的洗浴,就得有幾十個人侍候才行。

僅僅是從外面運水回來,就得消耗十幾個人忙碌一天才行,於是他竟然在湖邊建了一座別院居住,這讓傑布東贊憤怒不已!

這對於一個吐蕃人來說,水是極其珍貴的,而這個兄弟,竟然將堪比黃金的水用於奢侈的洗浴。

這一次的出行,讓多傑頓珠不用兄長的勸說就欣然同意了,他早就聽說青唐城一帶的唃廝囉部落已經攀附大唐,而唃廝囉也被大唐朝廷冊封為青海王。

這讓多傑頓珠很是鬱悶,那個唃廝囉就是個很猥瑣的傢伙,現在竟然能成為青海王,這簡直就讓多傑頓珠不能接受。

他曾經對傑布東贊說過這個事情,多傑頓珠認為現在的吐蕃已經勢弱,僅僅是看著現在邏些城周邊的牧民的生活,就知道是應該改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