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的意見是這些鬧事的人都是普通村民,對於這些無辜的村民還是要區別對待的,鬧事的要嚴懲,而對於沒有鬧事的還是要救濟為主,畢竟都是西蜀也就是大唐的子民。

而袁彬的意思是驅趕,派重兵驅趕,而且不排除使用強力的手段,要將這些無糧的村民儘量的向黎州驅趕。

要知道王宗翰現在繼續糧食以供養自己的大軍,現在如果將這些無糧的村民去趕過去,就會給黎州造成困擾,很容易就會引發民變,那個時候才是真正賑災的時候。

楊彪不同意,要知道這些民眾以前極少會變成災民,現在的情況之下,很難保證袁彬的計策會成功,鬧不好這些人可能與卡口的大軍發生嚴重衝突,而使得這些人變成流民就不好辦了。

一直是駐守卡口而已,並不能將所有的路口全部派兵駐守,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流民可是當地人,對當地的情況很瞭解,一旦使這些流民變成流寇,那才是大大的不妥!

袁彬想了良久,也真正的意識到流寇可比流民厲害得多,有多少的民間動盪都是流寇造成的,他就認真向楊彪認錯,但是楊彪卻是不以為意,畢竟他的年紀大,見識也就多一點而已!

二人最後商量的辦法就是,只要有流民要求過關,那麼就可以異地安置,反正到處都是需要人的地方,官府發下救災糧食就是了。

他們一方面將這個決定下發水旺村個卡口,另一個方面就是彙報統帥部,敬翔接到鷹信之後,對這個決定給與了肯定,要知道現在長期動盪之後,每一條生命都極其可貴,打天下打的是生存,沒有了人,就算是得到天下又如何!

敬翔為這個楊彪的變通很是讚賞,現在的糧食對於李奇來說並不缺,原來關中的幾大倉,還有洛陽、漢中幾大倉現在基本都是滿倉狀態,而且在朔方等地的幾個大的畜牧基地也已經建立起來。

現在又奪得了成都這個魚米之鄉,拿出一部分糧食賑災,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真不是個事。

水旺村附近建立了一個收容站,他們建立的目的就是要將聚集在卡口的附近村民集中安置,就相當於現在的難民營,先是在某處安置起來,管吃管住,查明不是王宗翰的探子就可以俺知道別處。

如果在難民營呆了一段時間,還想返鄉的也可以回去,但是這個難民營建立之後,一下子湧過來的人,竟是讓這邊的嚇了一跳。

今本上就是整存的搬遷過來,扶老攜幼拖家帶口,這一下子就讓難民營的管理人員手足無措起來,人太多了,連著建立了四五個難民營都沒有解決問題,而且還有人向著這邊而來。

這一情況雖然早有預案,可是在西蜀這個地方,沒有更重的土地卻是極少的,只要是能耕種的地,早就有了主,哪裡還能安置這麼多的人呢!

而且在這個西蜀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排外,當地人總覺得外來人是來搶他們土地的,這就使得安置工作進行的很不順利。

楊彪知道了這個情況之後,沒找到袁彬,就跑去和李景商量,李景也是知道這個情況的,他只是想了一會,就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這些人不用做工,還能在這裡得到足夠的吃食,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好辦了,現在是開春四五月間,正是各地農忙的時候,將這些人安排修路也行,還是幹什麼也行,反正是不能讓他們這樣不勞而獲。

李景的意思是,既然有了勞力,那就不用在徵召民工了,可以將成都到眉州的道路修出來,或者是雅州到眉州的道路修出來,雖是到處都要架橋取平,但是有了勞力不用也是可惜。

將這一政策已公佈,難民營的人不用攆,竟是走了一半,而另一半是真的無糧戶,老弱婦孺可以留在當地,而壯年勞力則是跟隨工部的勘探人員對這一路進行測繪的工作。

他們這裡我將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並且也派出了好幾支隊伍,可是他們的舉動卻是惹怒了王宗翰,要知道王宗翰一直就被自己轄下的人太少發愁,人少就徵不來兵。

現在出現了潰逃的事情,他能不重視嗎!本來百姓缺糧,他雖是急但是沒有辦法,從當地能買到糧食是最好了,還知道當地的糧食便宜,但是一杯官府掌控之後,第一糧食是沒有,第二就是貴,很貴,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吐蕃人也在這裡賣糧食。

就使得糧食何氏緊缺,如果從下游楚地也能購買糧食,可是因為是上水,船隻運輸就變得不可能了,就算運了過來也會貴上幾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