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一條線索(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是再天衣無縫的案子,也是會留下蛛絲馬跡的!什麼事就怕認真,真的查起來,哪有查不到的線索,哪有破不了的案子呢!
除非是因為辦案人的原因,才有可能給他們隱藏真相,只是不付出一些什麼,別指望有人會幫你。
劉向西很清楚這些,他和朝堂之上的這些朝官或是各府衙的交易,不都是付出一些什麼才能達成的嗎!
對於他來說,只有不想辦的事情,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就看利益的多少罷了!
他很想周時昌自己說出來交易的數額,可是他就是不說,這就很難辦了!
說少了,周時昌不滿意不說,還會認為你沒有誠意,要是給多了,那也不符合他們項家的利益,還真是有些難辦呢!
依照劉向西以前的經驗,這麼大的事情想擺平,那一定會是一個鉅額的數字!
自己想買通周時昌,不花大價錢是不行的,人家可是拿著自己的命在給你辦事。
但是對於花錢,在以前來說,劉向西根本就不在乎,那是因為項家有錢,可是自從日升昌發行銀元以後,他們的生意莫名的收到了很大的影響。
這是因為自從租借嶽州以後,日升昌提供給大楚所有的借貸,都是改成了銀元結算,這就使得項家的銀子收到了很大的影響。
銀元是有成本的,也就是說,一兩銀子根本就換不了四塊銀元,這就使得大楚的銀子價值迅速的縮水,雖說縮水並不是很多,但架不住項家的銀子多呀!
另外就是自從銀元發行之後,大宗物品以及大部分的奢侈品交易都是銀元結算,這也是大楚朝廷想將銀元迅速消耗掉的原因之一。
不將這些銀元消耗掉,不讓這些銀元出現在市場,不發給各部堂官的話,那自己要這些銀元有什麼用!
在朝廷不自主的推動下,銀元迅速的充斥在大楚的各行各業,這就使得項家必須將自己家秘密儲存的銀子換成銀元,或是儲存在票號錢莊裡面才行。
他們項家對於日升昌的身份是進行了長期的偵查的,可是越查越是不敢查了,他們派出去的人,只要是牽扯到追查日升昌這件事裡面,往往就是有去無回。
這讓項家對日升昌恐懼的同時,也對其越來越怨恨起來,最終才爆發了這件慘案!
劉向西最後無耐的給周時昌開了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條件,這個條件分為兩個部分,一個事一百萬兩銀子,一個是幫助他升任六部堂官,而且還是將目標放在了戶部。
這是因為項家越來越覺得自家的銀子不夠用,自己佔了番寨不錯,可是想將這裡修建成一座堅城,那可不是一兩百萬銀子就能辦到的事。
他們自然就將想法打到了大楚票號的身上,可是要想染指票號的生意,就得先拿下王輝,或是王輝這個位置才行。
王輝這人已經有心支援日升昌了,另外就是他是一個戶部的主官,說是官,到不說是一個商人,他的算計已經到了骨頭裡,對他接觸的所有事情,他都會算一算利益得失。
就是因為這種算計,讓他明白了自己位置的不安全,別看現在楚雲執掌票號的生意。
但是讓王輝看來,這個票號遲早會崩盤,遲早就像是瓷器一樣的碎掉。
看著現在的票號,解決了大楚的銀子問題,卻是不知道則是在寅吃卯糧,遲早會入不敷出的,到那個時候,要真的換不上錢,還不知道日升昌會怎麼辦呢!
但是看著日升昌花錢的樣子,那真的是嚇死王輝了,這只是一個民間的票號罷了!可是他們花出去的錢已經是大楚這個國家幾年的收入了。
從這個上面就可以看出來,人家日升昌不差錢,既然不差錢,那就覺不會缺少武力的,至於他們武力的強大,王輝情願相信如大唐一般。
如果真的是大唐那樣的武力,那麼大楚還不上錢的時候,那麼大唐追起帳來,恐怕大楚受不了吧!
項家又算什麼,怎麼能跟大唐,又或是日升昌抗衡呢!所以對於項家的拉攏腐蝕,他是連招都不敢接,唯恐項家像個膏藥一樣,沾上就揭不掉!
項家的劉向西也是因為這個,就真的想把王輝拿掉,換上自己才收的小弟周時昌。
周時昌回到府衙之後,就將銀票摔在了張雲清的面前,張雲清那裡見過這麼多的銀子,簡直就是高興地手發抖,心發顫,聲音顫抖地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