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匠戶(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一下,所有的匠戶都是踴躍報名,人數迅速的達到了三萬人,而敬宏只要建築工匠,這一下就將人數減少到了一萬一千名。
這些匠戶到這裡來的時候,有的是拖家帶口,而大部分卻都是孤身一人,這些人雖然都是坐在日升昌租借的大車,但卻是大部分衣衫襤褸,各個都是營養不良的樣子。
馬從自從上次和敬宏意見相左之後,就一直呆在潭州收集匠戶的資料,都已經有了一些證據的時候,他確實沒想到敬宏下手如此之快,他將所有的匠戶一下子僱傭了一半。
而他僱傭的這些匠戶裡面,就有他準備抓捕的吳人探子在裡面,現在人在敬宏手上,馬從卻是很猶豫的選擇了隱忍,他實在是不願意和敬宏面對面的作對。
而且馬從覺得敬宏自從得到嶽州的控制權之後,對大楚的各項手段更加緊密了,這讓馬從感到了一絲危險。
只是現在他打扮成潭州一個普通人的樣子,混在人群中看著漸漸遠離的大隊匠戶的時候,他又對自己以前的看法,產生了動搖。
這些匠戶在集合的時候,雖然裹著厚厚的衣服,但卻都是很不值錢也更加不保暖的麻衣,這樣的衣服空隙較大,夏天穿在身上的時候,固然很涼快,可是在冬天的時候,就算是穿再多的衣服,也不可能暖和的。
馬從曾經跟隨馬殷打仗的時候,經常穿這種衣服的。他知道這種衣服在冬天的時候,會給一個人帶來什麼樣的體驗。
只是在這些人在唸著人名上車的時候,日升昌竟是每人都發放了一件羊皮大氅,這簡直就是讓看熱鬧的人群眼紅不已!
一萬多件羊皮大氅,那可就是二十多萬兩銀子,任誰算算之後,都不得不咂舌不已!
馬從也是從這個時候,產生的疑惑,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自己認為這些匠戶不值錢,他們只有做事的權力,那裡會有什麼享受生活的權力。
只是這個敬宏真的賦予了這些匠戶生存的權利,也給了他們致富的權力,他就像個君王一樣高高在上的受著這些匠戶們的頂禮膜拜。
看著將羊皮大氅緊緊裹在身上的匠戶們,再看看他們流著眼淚的臉,馬從幾乎就要想起自己小時候跟著自己哥哥馬殷四處做木匠的困苦日子了。
之所以說它幾乎要想起,就是他早就忘了自己曾經的貧窮與困苦,也忘了他們當初的初衷,也早就忘記了曾經跟隨他們打天下的這些屁民。
匠戶們坐車走了,潭州城卻是出現了跟隨他們而去的商人佇列,這些人都是看到了大量的商機,要知道那裡可只是一個小漁村,那裡要是想建設起來,絕不會是一個小工程。
只是這一萬多人的吃喝拉撒,就絕對是一個巨量的生意,馬從也很想追著敬宏的足跡,可是自己顯然這時候出現在那裡,顯得很是奇怪,他也就只能是安排自家的幾個親衛到哪裡打探訊息。
一個小漁村的建設絕不是一個小的工程,這裡將建成一處貨運碼頭,這裡將聯絡著潭州和嶽州的樞紐的重任。
馬從接到了兩百萬銀子的銀元,這一次他沒有例外收到銀錠,而是圓圓的銀元,他要是想使用這些銀元,那就只能是購買大唐出品的各種商品。
現在的銀元還只是剛剛在潭州出現,民眾還很難接受這種貨幣的形式,目前使用最多的還是商人們在使用這些銀元,他們也只是將這些銀元進行大宗商品買賣的時候使用。
尤其是奢侈品的買賣,不僅是稱重的幾處出售陶瓷還有青雲釀的批發商棧,都是以銀元結算了,他們不收別的貨幣,只收銀元。
現在只要是去流雲樓吃飯飲酒,還是去馬希萼的流雲秀聽歌唱曲都是銀元,這就使得銀元迅速的在潭州上層流通開來。
大量的銀元在潭州出現,尤其是大楚朝廷也開始支付大量的銀元給官員作為俸祿,這些官員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只能是拿著朝廷發的銀元度日。
一段時間以後,潭州到處都是銀元的影子,甚至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拿銀元購物,會得到更大的折扣,這就使得兌付銀元的人家越來越多了。
尤其是在商業領域,使用銀元基本已經快成為了一種共識,大量的現銀交易都被銀元所取代,這些銀元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計量精準,方便實用。
小漁村的建設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了,首先建設的就是這些匠戶們的家園,大唐只是派來了一百多名的工頭,他們將帶領他們將自己的家園修的如宮殿一般。
這裡修的全部都是大楚傳統意義上的建築形式,這樣的形式介乎於官方形式還有民間樣式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