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晏將劉欣悅喊過來,兩人商討這事已經好幾次了,劉欣悅甚至親自下到鄉間查訪了很久,都沒有找到能製作的人。

陸晏對於銃身的鍛造有自己的心思,這件事只能掌握找朝廷的手中,而對於軍械的製作,還是工部的那些人更加專業一點。

他的奏章送交馬希聲之後,立刻就得到了五十個擅長鍛造的工匠,馬希聲命令他們舉家遷往瀏陽做事。

跟隨他們來的,還有二十幾個工部主事,這些人都是年紀大一點的人,這些人可以算得上是見多識廣,另外就是從御用的炮仗作坊調了一些人過來。

陸晏在瀏陽北的山區裡找到一處還算隱秘的地方,這裡山高林密,進出只有一條道,派兵駐守之後,基本上閒雜人等根本就不會進入這裡的。

劉欣悅被委任主管此時,畢竟這人是他們這些人裡,唯一一個見過銃這個東西的人,劉欣悅能被委以重任,自然也是很高興,他覺得自己終於是苦盡甘來了。

對於陸晏來說,劉欣悅不只是因為他的學識,更是因為這老頭是孤零零一個,這人沒有俗世的那麼多的牽絆,另外就是他也不在乎生活的艱苦,實在是很難得的一個人。

這處營地的建立很緩慢,這主要還是銀子太缺的原因,但陸晏相信,隨著瀏陽經濟的復甦,今後會越來越好的。

營地可以利用周邊的樹木,可是製作銃的各種原料就要拿銀子買了,首先就是鍛造銃身的銅就需要大量的銀子。

製作銃藥的配方還有方法早就失傳了,雖然製作炮仗的藥和銃要用的藥很相似,但是畢竟還是兩種東西,只可借鑑不可互用呀!

劉欣悅更是鑽進府衙司庫,連著幾天都在認真檢視製作銃藥的文字記載,可是幾天過去了,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陸晏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就拉著李欣悅商量,能不能先將最基礎的東西整出來,想來製作銃藥和製作炮仗藥差不多,先把各種的熔爐什麼的建起來,這些東西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千萬不能急更不能出什麼事。

他和劉欣悅制定了詳細的步驟,但是他們的這些步驟充滿了不確定性,那就是太缺銀子了。

瀏陽的經濟在復甦,可是一下子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就算是有錢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投到銃藥的製作上。

原先賒欠府衙人員的薪俸是要還的,雖然不能一次還清,但畢竟也得還一點不是嗎,今後還指望著這些人做事呢!

陸晏的人只能是從大處掌控瀏陽,但真正做事的還是要靠下面的這些人,另外就是原先賒欠軍卒的軍餉,也得還上一點才行,自己帶來的這些軍卒有朝廷負責,倒是可以省去不少心。

整個瀏陽的莊子圍牆都被推平了,原先莊子裡各處皇親國戚的宅子都被封閉了起來,這些院子和宅子是那些皇親國戚帶不走的,現在他們撤走了,可是這些東西卻是留了下來。

陸晏本來是想將這些院子也好還是宅子都出售了算了,可是馬希聲下得規制,卻是將這個賺錢的路子給堵死了。

規制的建立是將皇親國戚的生活進行了限制,可是這些多出來的宅子卻是沒人能做得了的,只要是住進去就算是違背了規制要求,想住進去的唯一辦法,就是改建之後在拆散出售。

可是誰又願意在荒山麥田周邊住呢!各種生活的不方便,而那些分到土地的農民也不願意要這些宅子,他們就害怕那一天那些老爺們再回來,自己這些人可就說不清了。

這些人害怕皇親國戚們回來反清倒算,而另一部分人這是守著自己的莊園在犯愁,他們原先都將自己的莊子掛在了那些皇親國戚下面,因此每年少出了不少的賦稅和勞役。

現在皇莊一下子就沒有了,自己的莊子也就沒瀏陽府一下子就沒收了,可是這些土地真正是屬於他們這些地主富戶自己的,現在看著被沒收,心裡怎麼你能忍得了呢!

這些人紛紛的組織起來像瀏陽府陸晏請命,想將自己的莊園要回來,可是陸晏讓他們拿出地契或是別的憑證,這些人可就拿不出來了。

他們要是真的拿出莊子的權屬憑證,那麼這麼多年交給皇親國戚的賦稅可就要讓那些皇族們吐出來,可是這些皇族豈是願意的呢!

他們想拿回自己的莊子,那就要補齊欠國家的賦稅,這麼多年下來,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一個小數目。

陸晏的心思根本就不再此,他只是想找銀子,怎麼來銀子,他就怎麼幹,至於這些土地是誰的,他才不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