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不過是一種利益的交換,又或者說是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這話是不好聽,可是想想就明白,也不是人人都有被利用的機會,更沒有和別人交換的利益。

陸晏對於自己今天的一切,他是很滿足的,即便是現在身陷囹圄,但是每日裡都能收到外界的訊息,陸晏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從訊息的每一個字裡,他就知道楚國因為自己的去留,已經分成了好幾派。

而陸晏真的很想對所有人多一句,我的自述你們到底看了沒有呀!只是一味的搞朝堂爭奪,卻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早就和他們的認知不一樣了。

這都多少天了,從沒有人問問大唐軍人的裝備和戰力如何,又有些什麼不同,自己擔心只會搞內部爭鬥的楚人遲早輸在自大上面。

面對頭上的一點陽光,他只能和馬從暢談大唐軍力,他們二人從唐軍的望遠鏡說到唐軍的各項裝備,再說到他們的戰技戰法,就覺得越說越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陸晏有自己接收訊息的渠道,馬從的渠道就更多了,對於外面的訊息,他們二人關注點不一樣,陸晏關注的是大楚的軍力和今後面對唐軍怎麼辦!

而馬從的關注點這是大楚朝廷的變化和朝堂上各部堂官的任免,但是他們二人對於楚軍的發展卻是有了思想一致的地方。

他們覺得這個唐軍使用的裝備和他們劉陽洲的火銃很像,劉陽洲的火銃只是一種祭祀天地時使用的一種器具,但是點燃之後的動靜和大唐軍使用的那根管子的動靜很像。

另外就是劉陽洲也有人用這火銃打獵,據說一銃能打死山中的巨熊,這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二人對於這個事情都很有興趣,只是被困於此地卻是什麼辦法也沒有了。

陸晏曾經在劉陽洲作戰,對於這種東西只覺得好奇,但真的沒有想過能用於作戰,而馬從曾經也在瀏陽州居住過,對於這個東西也只是見過幾次而已。

陸晏久在軍中,他覺得唐軍的裝備就很像楚軍斥候使用的那種哨炮,就是遇到緊急情況之後,一拉後面的火繩,就能將炮管中的一種什麼藥點燃,就能發射紅色的火球到天上。

這些東西都是兵部軍器司製作的,陸晏知道這些東西,但從來也沒有細細研究過這事什麼道理,現在想來這個東西在今後可能有大用。

馬從和陸晏對於這個東西有了興趣,但是苦於走不出去,因此二人就有了自己的算計,馬從願意出資對唐軍的裝備進行研究,但是他也只是出資而已,馬從願意陸晏來主持這件事情。

而陸晏覺得只要有了這個裝備,楚國才算是有了和大唐一整天下的資格,如果沒有這個東西,楚軍就算是人人皆兵又如何,只不過就是給別人送人頭送功勞罷了!

馬從雖說在昭獄,但是畢竟是皇親國戚,因此他的訊息途徑就比較多一點而已!

對於龐巨現在在朝堂上排擠劉江排擠陸晏,甚至是要將陸晏回鄉的想法,自馬從願意扶持研究大唐裝備開始,陸晏反而是情願戴罪歸鄉,自願放棄高官厚祿。

要說想當官難,可是要不想當官,那就很容易了,這可能就是說的無欲則剛,既然不想當官那就好辦了,馬從只是寫了一封信傳了出去,剩下的就只能等訊息了。

二人在這方寸之間,竟是開始了他們最簡陋的研究,他們先是繪製出大唐軍的各種裝備,並且協商這些裝備有什麼作用,再給分門別類的寫出這些武器裝備的用法以及大致的威力。

這些將成為他們第一手的資料,而他們對於唐軍的望遠鏡就很感興趣,這個東西是陸晏唯一真正使用過的意見唐軍裝備,這個東西在戰爭中的作用,在沒有誰比陸晏知道了。

一個是這個東西小巧的很,他們二人都覺得仿製這個東西,應該是容易得很,外面是銅製的圓管,可以伸縮,透過將圓管縮短拉長,就能將遠處的景象拉近,這個東西在戰場上真的很有用處。

而陸晏也根據自己的回憶,畫出了瀏陽火銃的大致樣子,只是自己記憶中的火銃實在是和唐軍使用的武器有著很大的分別,如果從外觀看,這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

但是馬從卻是看出了兩者一樣的地方,那就是都是金屬的,再就是都會發出巨大的聲響和冒出黑煙,還真的是有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