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項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如果告訴了譚將軍,那就等於是將全城的大戶都被告發了,而且自己還真的不知道錯了什麼事。
可是看到袁翔的求救信,金正卻是從信中看到了百姓的需求,他自己也是厭倦了爭鬥,再也不想看到百姓流離失所,也不想看到百姓從幸福陷入戰亂,再從戰亂陷入死亡。
金正回到家中的時候,金老爺子並不在家,金正就知道這些大戶還在聯絡縱橫,他們到底香乾些什麼呢!
金正由於態度不明確,那麼這些以劉家的大戶們就準備拿下金正,換成**出任府尹一職,金正既然不能為城中的大戶做主,那就換掉他。
金老爺子自始至終都是矛盾得很,他也只是參與,但卻沒有發出自己的意見,他的兒子現在是荊州府尹,楚國只是派來了一個名叫劉鑫的商人,不拿出一點實際的東西,就想在荊州主導局勢,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了呢!
金老爺子覺得這是在商討自己兒子的職權問題,劉家只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許諾,就要聯合楚人要搞亂荊州,金老爺子並不看好。
他們的頻繁聚會卻是早就進入了大唐探子的眼裡,尤其是幾次和劉鑫的商談狄更斯鬼鬼祟祟的,想讓別人不注意都難。
他們的每一次聚會都在大唐探子的眼裡,而荊州的探頭將每次得到的情報匯總之後,覺得現在這事情有些嚴重了,他們這些大戶竟是向讓荊州陳哥你大亂之後要挾譚三更換金正。
可是譚三已經出征,只有譚文坐鎮荊州,但是譚文的級別還是不能夠接觸這些情報的,因此只能是派出太子火速追上譚三的隊伍,想請教譚三怎麼處理。
對於譚三來說,只要是對於膽敢挑釁大唐的事情就沒有小事情,而這次不但要用動*亂的方式控制荊州的官員任免,這些人這就是要顛覆大唐統治。
譚三對於這樣的事情認為對於金正還是要仔細甄別的,他對於金正的做事能力還是很認可的,要說金正也算是進士出身,又是名門之後,對於荊州還是有貢獻的。
尤其是大唐佔領荊州之後,金正為了荊州的穩定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尤其是對於另外幾家大戶的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譚三認為只要一旦甄別清楚,該抓的抓該審的審絕不姑息,荊州不管對於那個勢力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在荊州問題上一隻吃癟的楚國更是如此。
這個劉鑫根據錢端橫的偵查,這人屬於項氏一族中的中流砥柱,向來活動在各個勢力的豪門大戶之間,也是多個國家勢力的通緝物件。
而且據錢端橫的偵查,原先早就銷聲匿跡的項家又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他們在楚國把持朝政,豢養私兵,並且在多個國家勢力之中安插扶植自己的項黨一脈。
而項黨的人現在的主打方向現在就在楚國,這是因為馬殷年紀大了,現在更是由於荊州的連續失利而變得身體極壞,已經好久都不上朝了,現在的朝政都是由馬希聲在處理。
這個馬希聲的老師龐巨就是項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他和陸晏可說是代表項家的一文一武,現在馬希聲自然而然的接手處理朝政,現在因此也就算是項家已經掌管了楚國的政權。
得到這個訊息的唐三也覺得對這個楚國的謀劃不得不開始了,項氏一族之所以能存在這麼長時間,那是因為項家在楚人中的威信,更是楚人需要榮耀,需要項家給出人帶來的榮耀感。
項羽這個名字雖說過了漢唐兩代卻依然活在楚人心中,他們楚人包括項家自從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對楚人就從來沒有放過一點,不管是雖有還是勞役都屬楚人的負擔最重。
這也就是漢朝在大唐的進攻下,早早依附的原因之一,可是到了大唐朝之後,大唐的強大是和楚人沒什麼關係的,大唐的強盛更多的是體現在對於西域的攻略。
隨著大唐越來越體大病多之後,楚人的不幸福感與日俱增,使得依靠家學傳承的文人仕子們更多的聚集在了項氏一族周圍。
項氏一族的繁榮昌盛,是和大量的依附有著分不開的原因,項氏一族袁翔都已經被劉邦改姓為劉,但是到了大唐之後,就又有了項姓的重生。
但是項家的繁榮卻是從黃巢起義開始的,天下大亂之後,項氏一族也就更加的心思活泛起來,他們認為自己也有爭奪天下的資格,畢竟他們也是黃帝后裔不是,本來就是正統的皇族,可比什麼劉邦還有李淵尊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