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三剛剛站到哪裡,馬從和譚文也都起來了,他們都是舉著望遠鏡,竟是看的復州方向 大火沖天,早已經映紅了半邊天際。

三人都不清楚這怎麼就打起來了,而且經過望遠鏡中看過去,火光之下竟是看的不是很清楚,只是看的似乎城頭早就打成一片了。

譚文疑惑的說道:“這怎麼就打起來了,白天可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呀!”

馬從也是疑惑的說道:“半夜攻城可不是好現象,鬧不好是要吃虧的,除非有內應!”

譚三肯定的說道:“不錯,此話不假,除非城中有楚軍內應,可是復州聽說很難混進去內應,尤其是楚人的口音,想混進去不容易,別不是個陷阱吧!”

馬從放下望遠鏡,看向譚三的眼神都不一樣了,他心中暗自說道“這人不簡單,一定是經過沙場的宿將,否則不會知道的這麼清楚,另外,他對楚人還有復州都有了解,看來潭州危已!”

譚三卻是不知道馬從的反應,他還在看著復州的大火,越看越是心驚道:“看著樣子像是火油燃燒,可是復州那裡來的這麼多的火油呢!”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火油的獲取很是艱難的,因為沒有開採技術,所以都是地表採集,因此是困難重重,而大唐長安卻是有此優勢,因為他們佔據了延州,而延州卻是典型的優質油田的典範。

不但在地表淺層,而且還是少有的優質油,就是不用提煉就可以加入車輛使用的優質油,因此李奇早早地就攻佔了延州。

那麼復州也能這麼使用火油,那麼是不是說復州也有油田呢!那李奇所說,只要是有油田的地方,那就是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譚三有些動心了,他對於復州的態度一直就是有也行,沒有不想強求,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鄂州,他們要佔據鄂州扼守大江才是正道。

等拿下鄂州之後,像復州這樣的城池不用攻佔,就會主動前來歸附,因此,爭天下不再與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佔據要點,那麼周邊的小的城池自然就會主動依附。

因為這些小的城池沒有什麼資源,也沒有什麼廣大的土地,他們的生存就一直是依附於大的城池周邊。

要是復州有油田資源,那麼這裡就會是大唐的下一個目標,是必須要得到的城池,因此譚三就對復州產生了好奇。

譚文對於復州能抵抗多久最感興趣,他就看著福州城牆上的爭奪明顯激烈的很,據他的觀察,雙方現在投入的兵力都在五到十萬之間。

他不明白復州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兵用來守城,復州平時是怎麼養活這麼多的人的呢!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平時不訓練,戰時就會吃虧,可是平時訓練的話,就會花錢養活他們,這是一大筆銀錢,可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兵可不是吃飽就行的,還要有武器裝備馬匹軍餉等等,沒有實力真的養不起多少兵的,否則窮兵黷武之下,國必衰弱而民不聊生。

復州城的城牆之上,楚軍和復州城軍民重灌在一起之後,終於顯出什麼是專業了,明顯楚軍的訓練較為到位,楚軍進退有據,往往是兩三人組成一個團隊有攻有防。

往往是兩個舉盾持刀,一個手持長槍,這樣一來就可以遠近兼顧,再看復州民團,首先這些人就是裝備不足,另外就是因為臨時組合在一起,彼此之間也缺少配合。

要不就是好幾人和對方死拼,要不就是一個人面對三人圍攻,只是往往幾下就被砍倒,而面對人多的時候,楚軍的三人組合又可以和臨近的三人小隊再次的組合起來,這樣進攻力就更強了。

此消彼長之下,復州民團明顯著就有些力不從心起來,而復州軍的退讓就意味著楚軍登上城牆的人就越多。

楚軍越多,就攻勢更猛,也就打著打著就將復州軍向著城牆兩端趕去,而不寬的城牆上楚軍勢大,竟是將復州軍向著城下攆去。

他們這一敗退不要緊,最受影響的就是甕城那裡,一人退而百人退,而百人退的時候,就會裹挾著其他人一起跑,這就是所謂的兵敗如山倒吧!

城牆上的復州軍越來越少了,當最後的一批人被殺掉之後,楚軍竟是完全的佔領了復州城的城牆,這對於攻佔一座城池來說是很重要的,這就像是一個大姑娘已經被扒掉了衣衫。

現在整個復州城都已經在楚軍的眼皮子下面了,可是面對黑乎乎的內城,楚軍並沒有繼續進攻,而是開始清理城牆上的一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