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都在算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虎基本弄明白了楚湘園的事情,但至於楊彪和屈九襄在一起說了什麼就不知道了,另外就是楊彪家的子弟到底在哪,也沒人知道。
但是最讓人害怕的一件事就是這些人是怎麼逃走的,這件事不搞清楚,誰都睡不安穩。
成都城雖然接觸了戒嚴,但是想出成還事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錢端橫想把這幾人送出城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畢竟這幾人只在這裡還事安全的,因此也就沒有催促。
錢端橫和袁彬見了面,袁彬已經正式成立了密探局,袁彬實在沒有想到自己會接著幹這個,自己有時候都有些恍惚,自己到底是為誰工作的,只有見到這個錢爺才能正視自己。
他的密探局可謂是嚴密至極,因為這裡的人都是他們大唐的人,可說就是換了一身衣服而已,但是在做著譚三交代的任務的同時,可以很好的隱藏自身,並且有了隱秘行動的完美理由。
他們倆見面是商量屈九襄的事情,要知道將這幾人抓住,可以完美的確定袁彬在新皇以及李景心中的位置,對他們大唐是利的。
可是一個弄不好就會把錢端橫給暴露出來,這又是極其不妥的,所以說他們要商量一個完美的辦法才行。
楚國馬殷遲早都是大唐的敵人,在經略西蜀的同時,還能削弱楚國的勢力,這又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二人都有些為難,是知道這個屈九襄會找到錢端橫的鏢局呢!不想就他們吧,但是他們開出的條件又是極其誘人的。
他們遲早會經略楚國,但是楚國暫時還不是大唐的目標,現在如果能在潭州插進去一根釘子,也是很不錯的佈局,這件事情不用他們上報,他們二人就可以決定。
二人商量了半夜,還是決定將這幾人送出城去,畢竟楚湘園暴露了,也就是說他們在成都的據點已經被拔出,抓不抓這幾人只是對西蜀有利,而放走這幾人,卻是對他們大唐有利。
想把他們送出城很容易,但是他們要求送到荊州就有些為難了,袁彬卻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吧譚三最近做的幾條船引進成都,但是這事確實要和長安統帥部聯絡才行。
錢端橫只是知道譚三已經做了幾艘船出來,有民船也有軍船,錢端橫的意思是新船不進行航行測試,怎麼知道好不好呢!
再說渝州道下游的水路運輸一直是他們想介入的,現在可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
長安統帥部,敬翔接到了錢端橫的鷹信,他看了之後卻是笑笑,他的這封信來的已經晚了,因為渝州到下游已經有他們的船在航行了。
他們這是在提前佈局,敬翔對這件事很是清楚,再過兩年等他們的軍船可以裝載幾萬兵的時候,就可以攻佔成都了。
現在可以航行得船已經有了將近三十多艘,這些船還在從渝州已經成都大量的運輸糧食,他們需要將大量的糧食運到中原去。
他們需要將渝州已經成都等地的糧食,全部以高價買進,而使得相鄰的吐蕃等地無量可買,就是想買也買不起。
這裡的糧食已經到了四五十文錢一石的地步,這已經是平常糧食的三倍了,糧食價格的上漲,是內地糧商和吐蕃糧商之間一次次的博弈而產生的。
糧食的矛盾一直伴隨這中華民族的歷史程序,直到現在依然還有這個問題,唐末的糧食就更是緊缺,大唐末年的戰亂使得人口大量減少,再加上各地的人民流離失所,糧食 生產基本上已經停滯。
僅僅是糧食是養不活中華這麼多人口的,食物同樣需要多樣話才行,只有葷素搭配才能詩人活的時間更長也更健康。
內地的戰亂致使糧食的種植停滯,更不要說養殖業了,再加上打仗也需要存糧,就使得糧食消耗加速,也就使得糧食越發的緊缺。
現在的糧食生產,渝州已經成都地區是一個,再加上漢中的糧食生產,天下糧倉揚州、蘇州、杭州周邊也是糧食的產地,可是哪裡的糧食卻是不容易購買,也被當地 嚴格管控著。
最主要的是,現在的大唐還不準備向東發展,主要也是沿途水道不安定,劫匪極多,而劫匪大部分都是官劫,尤其是到了汴州一帶,基本上糧食是不會被放過去的。
所以李奇就將目光放到了西南之地,並且戰略以及經濟一起抓,成都的糧價也在瘋漲,但是卻不是王宗衍以及李景關心的事情,畢竟成都的糧食還是官買、官賣的,民眾只有多餘的糧食之後才會隱藏起來偷偷的買將出去換錢。
而吐蕃也是成都多與糧食的最大買家,可是成都又何嘗不在提防著吐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