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聖眷(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建想了想道:“西川屢次犯境,殺我邊民毀我農田,實乃十惡不赦之徒,朕決定一勞永逸解決番人的問題,現決定讓眾位皇子帶兵出征,佔地最多者,將賜予太子之位,其餘將領有此功績,將封爵!”
說完之後,王建看向李景道:“這樣寫如何?”
李景道:“寫的模糊一些才好,這樣也能讓他們胡亂猜想,看誰不想太子之位!”
這道聖旨發下去 之後,就引起了朝內外的質疑聲,什麼叫佔地最多,難道只是為了佔領西川嗎?就沒有一些別的解釋?
王建只是說了一句,此事將落實到兵部管轄,自己兵部過多插手,這樣一來,兵部可就算是忙了起來,搞作戰計劃,配給物資,調動人員等等。
所有的朝臣都被調動了積極性,他們的積極性不是為了打贏這場戰爭,而是站隊,紛紛的聚會,以自己的眼光評測這些帶兵的皇子們,誰有實力和能力打下西川。
難就難在王建有一百多個乾兒子,有的他們瞭解,有的他們不瞭解,這可真是愁壞了這些大臣們。
這些朝臣們分成了幾個陣營,各自都有自己看好的物件,而只寫帶兵的皇子們,也是紛紛出現在成都城,以各種理由遊弋在各個部委之間,有的是需要馬匹軍械,有的則是尋找政治投資。
一時之間,整個的朝堂都是亂成一團,李景的府邸更是這些皇子們光顧的熱門地點,因為他們都知道這道聖旨是李景執筆的,那麼他應該知道皇帝的真實意圖吧!
李景只有一句話,那就是“皇帝年事已高,還望某某殿下用心辦事,徹底的解決西川的問題,老臣很看好你呦!”
說的眾位皇子都是滿心歡喜的回去了,可是回頭說起這事的時候,才發現李景對任何一個皇子說的都是一樣的話,不由得都是罵他一句“老狐狸”
這些皇子有的原先就在西川一帶駐紮,所以對那邊的情況很是瞭解,可是有的皇子原來在別處駐紮,這個時候就要到兵部進行調防才行,他們還得找到願意和他們換防的軍隊才行。
就在西川的普通將領簡直就不願在這裡呆上一天,平時駐守還行,一旦打起仗,那可就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了。
要知道西川就是個山圍水,水轉山的地形,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這個地方又是潮溼的很,一般人在這裡待不了幾日,就會渾身長小疙瘩,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這還是平時,和西川的番人打仗,那就更是憋屈,這些人善於用毒,沒有一個好的嚮導和郎中,那些看著普通的大山,將會是他們一生的噩夢!
這樣的地形對將領和士兵平時的訓練要求很高,要進行很多針對性的訓練,比如說游泳,又比如爬山,還有對這裡動植物的瞭解,對他們的作戰至關重要。
王建的乾兒子中,王宗翰絕對是相當有實力的一個人,他本是 王健的外甥,因為這一點,也使得他得到了王建的重用,長期駐守黎州。
他是防備西川的主力軍,因此朝廷裡看好他的大臣佔大多數,而這個人也是兢兢業業,並不與朝中大臣過多往來,因此也贏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他在黎州住兵三萬,並將轄下所屬四縣組織民壯兩萬餘人,也就是說他的手下有將近五萬兵,其中還有一萬人 的水兵,這些人一半官軍,一半民壯只負責划船。
而且他扼守大渡河的要衝城,這可是往來於大渡河兩岸的最緊要之處,因此他也有個外號叫衝爺。
凡是到了這裡的,不管官大官小都得低個頭才行,但凡有一點不恭敬的,都是有來無回的下場。
而他手下的皇子數量也是最多,竟多達三十餘位,這些人都是以王宗翰為龍頭,甚至可以說是尊他為主,這些人都是覺得跟著這麼一個有實權的皇子才是根本,平時王建對他也是諸多忍讓。
今日見到朝廷的聖旨,王宗翰不禁是得意起來,要知道這些番人作亂,本來就有他的手段在裡面,他本是想借著番人作亂,借剿匪之名壯大自身。
現如今有了如此機會,他自然是想爭一爭這個太子之位,要知道在眾多皇子之中,也就是他還算得上一位人物,其他人就更是不堪。
如今聖旨在手的他,就更是得意,立刻就在本地招募鄉勇徵集糧草,準備大幹一場,他的意氣風發反而襯托出其他皇子的落魄。
以前是沒機會,現在有了機會抓不住,那就是自己真的太笨了,所以說附近的嘉州王宗範就更是上躥下跳起來,他和王建嫡子王宗衍乃是 同母異父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