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道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夫子單獨找到李奇,傾吐自己的不滿,雖說是給敵人制造了麻煩,可是給百姓也製造了恐慌和混亂,這是不是有違於正大光明四個字呢?
李奇聽完就有點啞然失笑,他請夫子坐下,又讓譚文奉上茶水,這才說道:“什麼是正大光明,你可知道呢?”
夫子正色道 :“正大光明,自然是做事要光明磊落,能拿到桌面之上說的事,有些人滿肚子都是陰謀詭計,這樣下去 ,不是遲早害了咱們朝廷嗎?這不是有損朝廷的名聲嗎!”
李奇請夫子喝茶,想想說道:“夫子呀,咱們在一起也很多年了 ,你是一位君子,那你認為和你不一樣的人是不是都是不好的人呢?”
“此話怎講,我也是能與同僚一起商量事情的,只是不滿意百姓受苦而已!”
“咱們以前的對敵政策怎麼不見你有什麼意見呢?”
“咱們那時一窮二白,啥都沒有,自然是要先儲存自己,才能顧忌天下蒼生了!”
李奇笑道:“這就是了,你這就是雙重標準,當時咱們比較難,可也是做了很多傷害百姓的事情,別的不說吧,就是讓謝青買空鳳翔的糧食一條,就餓死了鳳翔多少人呢?”
李奇站起身,揹著雙手在扶植面前走了兩圈,才有說道:“我記得這個辦法,你也是同意的,最後還是你最終完善的方案,對不對?”
“正是,那是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做這個計劃書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對百姓傷害這麼大呀!”
李奇笑笑,接著說道:“咱們讓朱友珪無糧,導致他現在開始劫掠豪門大戶,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傷害到百姓,只是侵害了這些世家的利益,這些世家有沒有錯呢?
他們沒有錯,商人逐利,他們利用自己的資源,把自己儘可能的做大做強,有錯嗎?沒有吧,他們的錯在於資敵,在於不顧國家危難,依然在斂財,而不知顧忌大唐朝的現狀!”
李奇看看陷入沉思的夫子,接著說道:“世家沒有錯,那麼百姓有沒有錯呢?
我可以說,百姓就是工具,就是大唐朝的工具而已,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你給了百姓良好的生活環境,一個公平、公正的世道,他們才能愉快地生產、生活,對不對!
就連飯都吃不飽了,你還讓他們愛國,愛我們大唐李氏,這怎麼可能呢,所以就有人站出來來反對我們,比如黃巢!”
夫子嘆道:“黃巢哪裡是為民請命、解民倒懸,他簡直就是過境的蝗蟲,到哪裡哪裡就是哀鴻遍野!”
李奇少有的嚴肅道:“是呀,這才是百姓受到的最大傷害,但是這些人根本就不值得同情,為什麼呢?
這些人都是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可是他們卻是在有了權力之後,驕奢淫逸、囂張跋扈、巧取豪奪,那裡是為了百姓,純粹就是為了自己,這些人才是百姓與大唐的罪人!”
李奇看向一邊的譚文,笑道:“你也說說!”
譚文一臉的平靜“這些人為了自己生存,什麼辦法都可以用,大亂需要大治,我覺得正大光明四個字,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生活中,除了隱藏起來的各種的苟且,還有各種的不法之徒希望搞亂咱們,對他們就只能是殺掉!”
夫子疑惑地看著譚文道:“文呀!這都是誰給你說的,難道就不能教育他們,使他們歸心嗎?”
譚文看著夫子道:“那要看是什麼事了,如果這人真的快餓死了,就偷了一個火燒,那就是國家的不幸,這個火燒就應該國家出錢才對,而不應該治罪!
如果這人已經是家財萬貫,還要偷盜府庫的財物,那就是死罪,因為他不是為了生存而偷盜,他就是為了自己享受。”
這話有沒有錯呢,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譚文道:“如果不問青紅皂白,就將這兩種偷盜作為一種事件來看,那就是對國家的傷害,對正義的傷害!”
李奇扶著自己的額頭,有點無奈的說道:“越說越亂了,夫子說的是理,而譚文說的卻是法,咱們平常說法理法理的,法在先而理在後,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法不能被眾人遵守,就是我們做的不好,而民眾不知道理,更是我們的做得不到位了,全是我們的錯才致使天下蒼生流離失所!”
夫子有點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桌子坐下來,看著依然在 忙碌的敬翔,不禁說道:“敬先生,你這是為了什麼呢?”
敬翔頭也不抬的說道:“為了早日天下太平,有些人就要付出一點才行,憑什麼就只有我們廢寢忘食,殫精竭慮,這些人也應該付出一點才對得起今後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