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章 賀老大(第1/2頁)
章節報錯
敬翔使勁的在腦子裡思索起來,想的都有點頭疼了,正在閉著眼煩惱,突然一個印璽就蹦了出來。
這也就是敬翔長期主持朝政才能知道的訊息,別人看到同樣的訊息,可能早就忘到了九霄雲外了,可是這個敬翔 卻是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在自己強大的記憶裡,找到了一條 資訊。
那就是原來長安大唐的工部下就有造船司,只是他們找的都是官船,也就是運糧船還有皇帝巡遊用的兩千料大船。
雖說不是很適合作戰,可是坐船的原理他們都知道呀,這些人可都在汴州修船呢,如果能將這批工匠全給整到這裡,可不就是解了這個難題嗎!
在自己的記憶力,這些原本屬於長安工部的修船匠戶,當時可是舉家遷走的,要想這些人能安穩在這裡做活,安穩而舒適的居住環境必不可少。
第二天見了夫子,敬翔就婉轉的問起了船工的事,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有一些會造船的人,也是原來工部的造船師傅,但就是年齡太大,已經動不了手了,只是能在一旁指點。
敬翔這才恍然,這些人一定是原來造船退下來的那幫子人了,朱溫嫌棄他們年齡太大,在拆毀長安的時候都給拋棄了,也確實是這些人經驗是有,可年齡嗎!
夫子也是精明之人,覺得敬翔不會沒有理由的問這些事,就有點問詢的眼光看著敬翔,對方卻是哈哈一笑,就將自己怎麼猜到,又是怎麼想的說了一遍。
說完之後,夫子竟是一臉的興奮,拉著他就去找李奇,見了李奇就將此事說了一遍,李奇也是好奇的問道:“那這些人有多少呢,咱們怎麼下手呢!”
“臣已經想好了,咱們現在準備造船的地方建立一個工坊,就將他們的住宅安置在那裡,這樣一來 ,只要有安穩的生活,這些人一定會盡心盡力為我們所用的!”
李奇笑道:“話是這麼說,但是你覺得那裡造船最好呢?”
“臣以為造船的話,還是要在上游最好,必須有一個深水碼頭才行,並且附近要有可用的樹木才行!”
夫子道:“造船雖是用什麼木頭都行,但是龍骨最好是柚木,這種木頭可是西南之地才有的!”
敬翔笑道:“咱們需要柚木還需要,難道還需要重新種樹不成,汴州就有現成的柚木嗎!”
夫子一愣,一時沒有想明白,李奇眼睛一轉,卻是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拆了老船造新船,不由得笑了起來。
夫子看著這兩個人,就覺得自己是不是 真的有點笨呀,看樣子這個李奇也是 知道了,怎麼自己就想不起來呢!
李奇一席話就將這個問題解決了“拿著個事情就交給德明就是了,那裡也是他的地盤,我是連人帶東西都要,全部都運到均州去,時間定在三個月之後!”
二人領命,回到自己的房間,夫子依然不明白這個命令怎麼寫,沒辦法就只能 是讓敬翔來寫。
等敬翔寫完,夫子拿起來一看,這才恍然大悟,細細一琢磨,那可不就有現成的材料和人員嗎,這事自己還真不知道,要不是敬翔的話,這些船工還真是一個難題。
汴州是朱友珪奉朱溫的命令再次據守,只是因為這裡周邊並沒有強敵環伺,所以就顯得有點歌舞昇平,可是這個朱友珪到了此處之後,壞事做了不少。
原本朱溫就是將汴州作為退守之地來進行建設的,所以就派了自己的二兒子來此,一是加固城牆,二是做好城池周邊的軍屯,這個軍屯就是有敵時為軍,沒事的時候進行糧食生產。
長安朱十避的戰死之後,幾十萬石的糧食不翼而飛 ,朱溫更是看重洛陽含嘉倉的重要性,經過幾年 的休養生息,現階段的洛陽五大倉有三個基本都是充實的,這也使得朱溫有了經略山陽倉的想法。
洛陽五大倉分別是含嘉倉、回洛倉、河陽倉,、洛口倉以及常平倉,朱溫對內採用的是新錢替老錢,收集老錢到江南一帶收購糧食,在透過通濟渠運回洛陽。
又透過加強多鄧州和襄州的管控,使糧食儘量不要外流,可是他自己沒錢,就只能加大朝廷對當地的管控力度,就使得種糧的無糧可吃,不種糧的揮霍浪費。
尤其是汴州一帶,這些地區一向是黃泛區,種糧要看老天爺願不願意配不配合,一不高興就是大雨傾盆黃河改道。
所以就越發的艱難起來,汴州作為重要的一個節點,朱溫就將修船的重任放到了這裡,這樣一來,上下游的船隻都能夠再次歇息,並能夠修理船隻,所以這裡的水陸碼頭已經是很繁榮了。
水陸碼頭的繁榮,真的就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為朱友珪貢獻了大量的金銀之物,他能夠拉攏朝臣,也是用的這裡產生的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