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笑道:“你覺得現在正名是好事了!這個一會再說,你說說這個大唐朝怎麼所沒有就沒有了呢?”

元洪一愣道:“自是,自是親信宦官而放棄世家,使朝廷君臣相互猜忌而至宦官做大,使皇帝不知臣民之言而僅僅親信宦官所致,而又黃巢起義,這些宦官只知一己之私而不知朝廷危難,這才致使大唐沒落至此!”

李奇依然笑著說道:“今後我怎麼才能避免此類事情發生呢?”

“自然是要依靠世家之力,只有咱們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從太祖皇帝騎兵不就是我們世家輔佐的嗎,今後只有咱們利益一致,也才能治理好咱們大唐呀!”

譚三聽的心裡就不舒服了,宦官作亂的時候,你們世家在做什麼,不也是中飽私囊,搜刮民脂民膏嗎,甚至和各地藩鎮暗通款曲嗎!

李奇道:“我看書上說,世家已經沒落了,不知現在還有幾家能為大唐出力呢?”

元洪道:“現在的世家中數范陽盧氏最大,和滎陽鄭家基本上已經歸順朱溫了,清河二崔也已經式微,僅存一支還不知所蹤,晉陽王氏也是沒落了許久了,更是傳出父子失和的事情來,隴西二李更是早已敗家!”

這些原本的世家豪門,都已經煙消雲散,只有我們元家隱身漢中,才算是僥倖逃得一線生機,現如今能為殿下效力,可憐我元家又有了中興的希望呀!只有殿下正名,我等才能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師出有名呀!”

譚三看著元洪道:“我認為不妥,我們現在力量薄弱,一旦正名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今後在想發展就會千難萬難,還是再等上兩年再說,比較好!”

元洪道:“我們其實已經算是擁有了漢中,再將鳳翔拿下,是不是就可以正名呢?自古漢中、鳳翔多名仕,只要是殿下正名,我就可以振臂一呼,保管到時會有眾多的名人登門求仕!”

譚三看到李奇一直給自己眨眼,就知道這小子什麼意思,笑著杜我元洪說道:“我們定個指標可好,比如兵多少,糧多少,錢多少,地盤有多少,到那時咱們再說如何呢?”

“要知道世間之事,瞬息萬變,咱們考慮過多也是無用,還希望元先生治理好漢中,為我重整大唐的基業出力!”

元洪認真想想譚三說的也有道理,遂開口道:“我們元家,向來就是大唐的中流砥柱,願捐出銀三百萬兩,馬一萬匹,橫刀一萬把,馬朔五千把,弓五萬把,箭矢一百萬支!”

李奇一聽就驚呆當場,好大的手筆呀,連忙走下來道:“愛卿,你可真是大唐的股肱之臣呀,還請受我一拜!”說完竟是向元洪深施一禮,嚇得元洪趕緊跪下還禮,嘴裡還連聲“不敢!”

李奇從一旁的櫃子裡,取出一個包裝精美的盒子遞給元洪道:“此為我家祖傳之物,還請收下!”

元洪也不開啟,只是死活不受,李奇最後竟然說你要是不要,我就砸了它,這才讓元洪收下,元洪小心翼翼開啟一看,竟然是一時說不話來。

只見盒子當中放著一套精美的器物,看著像是茶具,可是這個樣子的茶具,元洪湖市從來也沒有見過,一看就不是中土之物,這種物件別說是一套了,就是一個也是價值連城。

可是這是完整的一整套,一個壺狀的器物,扁扁的身子圓圓的肚,另外還有一支小碗,六隻茶杯,這幾件器物都是潔白無瑕,握在手裡就感到光滑無比,似乎還有一種溫潤的感覺,絕對是無價之寶呀!

譚三在一旁看著這一套器物,立刻就是感覺這小子在忽悠這個元洪,這不就是昨晚上說的拿後山什麼泥燒製的那個瓷器嗎?

可是看著李奇一臉不捨的表情,只能是翻了個白眼,想笑又不敢笑,只能在一旁嘆息道:“只怕這是隻有一套吧!這可真是寶貝呀!”

元洪愣了一下,又是大聲說道:“我願再捐戰馬一萬匹,以助殿下聲威!”

李奇咬著牙道:“愛卿,太多了,太多了,這可使不得呀!”

譚三看著李奇這小子,就覺得不咬著牙說話,指不定這會就笑出屎來了,不值錢的東西,竟然換回來這麼多的好東西,簡直就是發了!

李奇又是拉著元洪做在一起,噓寒問暖,這一老一小竟然是相談甚歡,讓一邊的譚三看的是歎為觀止呀,只不過怎麼看都像是在忽悠這個元洪呢!